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漠视人文精神的社会,不可能诞生科学革命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nnot Be Born In A Society That Ignores The Humanistic Spirit

2023-05-30 23:35
漠视人文精神的社会,不可能诞生科学革命

作者叶克飞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革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英国学者约翰·亨利在《科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起源》中写道:

“科学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同步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清教与科学’的论点,最早是由默顿提出的,却也当然受到了社会学家韦伯的启发,后者在其早期作品里把所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默顿所关注不只是宗教信仰,还有相伴随的社会因素,比如资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的缘起和政治改革的萌动。他关注经济动力对采矿技术提高的的驱动,关注那些致力于清洁空气、抽除水、改良运输与航海以及其他有关军事方面革新的技术。”

很显然,经济方面的因素是科学兴起过程里极其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科学往往由经济动因所驱使。

约翰·亨利详细解释道:

“有经济文化、政治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性,它带动了实践革新方面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一种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文化相对主义,带动了有意资助新思考的恩主在数量和种类方面的增加,且不论其所资助的究竟是人文主义学术抑或更加实用导向的技艺(譬如法术和数学)。自然史也得益于这类关注。对于自然史新的兴趣,带动了奇货收藏室、植物园、动物园和博物馆的成立。恩主的资助,也带动了研究机构雏形的成立,它独立于古老的大学模式,致力于教学和思辨自然哲学。”

同时,经济的变化也让城市生活逐渐兴起,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商业得以发展。

对于西方文明来说,科学革命极度重要,确立了现代科学的许多技术、重要信条和世界观。在许多人看来,它甚至是“现代世界以及现代精神的真正起源”。提出“科学革命”这一概念的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就认为,科学革命的历史重要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盖过“基督教诞生以来的一切”,压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能算作插曲”。当然,约翰·亨利并不认同这一点,他认为,要想找寻科学革命的起因,必须到欧洲历史出现翻天覆地大变化的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广泛变化当中去找。解释科学革命,必须关联文艺复兴来谈。科学革命像宗教改革一样,可被看作也应被看作文艺复兴诸多结果之一。

漠视人文精神的社会,不可能诞生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被视为“许多科学观念的总和”,也正是诸多科学观念发生根本变革,才催生了这场革命。它往往从个别学科形成突破,形成对传统观念的颠覆,继而向其他科学知识体系全面渗透,最终得到全面确认。

科学革命不同于古代科学观念的一次次萌芽,因为后者十分零散,并未形成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直到近代,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科学革命才宣告开启,并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1543年是一个关键年份,哥白尼1525年完成的《天体运行论》终于得以出版,A·维萨留斯则提出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它们反映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完全颠覆了中世纪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它们对观测实验的重视,取代了过往单纯思辨和推理演绎的方法。

哥白尼学说被视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旧有的地心说此时已经面对地理大发现而积累的新观测资料的挑战,哥白尼以自己的观测资料挑战宗教神学,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

之后便是经典力学的确立,它不仅仅带动了当时的科学发展,也促使近代机械自然观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先行者们面对的是巨大的压迫。伽利略甚至被判处终生监禁,直到350年后才被教会宣布无罪。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在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发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它从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开始,改变了人类工业史。也正是生产技术变革,催生了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和生物进化论为基础,使得近代化学、生物学、地质学、数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生理学、地理学、人类学和物理学等学科诞生或发展,19世纪也因此被称作“科学的世纪”。

总有人认为,科学革命就是科学的事儿。直至今天,说起科技上的差距,许多人仍然会嚷嚷“取消文科,大力发展理科”之类的论调。这显然是智识低下的表现,因为在人类历史上,科学革命永远离不开人文主义这一根基,离不开对历史和文艺的探索。

原因很简单,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无惧于权力和传统。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对“人的尊严”的重视。一个漠视人文精神、对人缺乏尊重的社会,不可能诞生真正的科学精神,也不可能得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