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份"略显专业"的书单,能为大家的人生之路带去一些助益。
1.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说到胡适,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我的母亲》,也会想到“新文化运动”。胡适总是与“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白话文”这样的标签联系在一起,他与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杂志时期的各种争论和轶事也随着鲁迅的文字而被人们津津乐道。
胡适是性情中人,他的一生有人形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早年留学美国,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除了新文化运动,他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上的成就也是闪着熠熠光辉。
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被视为有着中国哲学近代学术转型的创世之功,梁启超赞为“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
如果对胡适的思想感兴趣,胡适研究专家耿云志先生的《中国现代史料的丰富宝藏——胡适先生私人档案介绍》一文也是颇为推荐。
2.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意境”,欣赏一副作品,往往如抽丝剥茧。解读作品传达的意境后,心中往往豁然开朗,“犹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
这本书告诉你,上述现象是有思想依据的。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总是在作品中开拓意境,抒发心之所至,这与庄学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精神世界不谋而合。
为什么魏晋之前的绘画家总是喜欢隐姓埋名?为什么中国绘画的意境大多体现在山水画中?为何儒学没有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阅读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你会豁然开朗。
3. 朱光潜 《变态心理学派别》
心理学,在普通人看来,总是透着神秘感。催眠、暗示这样的分析工具总是让人觉得即专业又好奇。
变态心理学派别是相对于传统心理学研究而言的。“变态”是指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现象,任何人心中都带有若干“变态”成分,大到梦游、压力下的失语,小到嚼手指、移动下颚等潜意识下的自发性动作。
《变态心理学派别》中,朱光潜先生用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变态心理学各派学说的观点。特别的是,本书并无明于一家之说而昧于他家之说,而是用不偏不倚地态度展开论述。
4. 金岳霖 《论道》
金岳霖先生一生写作了3本书,《知识论》、《论道》和《逻辑》,其中《论道》是他最满意的一本。
说到金岳霖,往往会提及他与林徽因之间那份“柏拉图式”的感情,有人说他因此而终身未娶。江湖传说终究当不得真,但能获得民国才女林徽因的欣赏也说明金岳霖的才华之高。
金岳霖在哲学和逻辑学上造诣颇深。早年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又在英、德、法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他是最早将西方哲学的逻辑引入中国的人,也是他,将中西方哲学体系相结合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想了解金岳霖的思想,从他最满意的《论道》开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
“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包括它吗?我便毫不迟疑答道:“无我,无所。”再省略也可以仅回答两个字:“无我。”因为“我”既“无”,“我所”不消说也无了。
佛教所说的叫作“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梁启超
6. 朱谦之 《中国景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右图)是关于中国古代基督教的最早和最确切的记录。
碑文(上图)记录了基督教的一些最基本观念和传教士来到长安受到隆重接待的历史。
景教是唐时由波斯传入我国的基督教一支,基于当时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需要,景教乃至耶稣会派天主教在中国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由于种种原因,景教在内地传播了200年后,在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惨遭殃及,直至元朝又卷土重来。
如果对基督教的这段传播历史感兴趣,读一读朱谦之先生的《中国景教》定能让你大为过瘾。本书并不是厚重的大部头,且内容精辟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