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易中天: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Yi Zhongtian: Wang Anshi's Reform Helped Corruption

2023-05-31 10:51
易中天: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不要以为变法就好。有好的变法,也有不好的变法。一种改革究竟是好是坏,不能只看动机,要看效果。
  
  变法迫在眉睫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 帝,是为宋神宗。这时,北宋王朝已过去108年,算是步入中年,而新皇 帝却很年轻,此刻正好二十岁。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是想做些事情的,宋神宗也不例外。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熙宁变法”。

  变法是宋神宗“新 官 上 任 三 把 火”的头一把。因为它是从赵顼登基的第二年即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的,因此叫“熙 宁 变 法”。后面的两把火,则是元丰年间的“改 制”(改 革 官 制和兵 制)和“用 兵”(进攻西夏)。看来赵顼确实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只不过他的作为似乎效果都不怎么好。变 法是一再受阻,节节败退,对西夏用 兵更是次次惨败,因此赵顼死后得到的庙号竟是“神宗”。据谥法,“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意思。历史上叫做“神宗”的,还有一位明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钓。但万历皇 帝是在位四十多年不理朝 政,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竟然和这位独 断 专 任 大 刀 阔 斧的赵顼享用同一个庙号,这也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宋神宗的变法,倒也不是自寻烦恼,无事生非,为政 绩而政 绩。变 法是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远见卓识的。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王 朝,如果顺顺当当地延续了上百年,那就几乎一定会出问题。因为历 代 王 朝实行的政 治 制 度,即中 央 集 权的帝 国 制 度,其合理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成员普遍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普遍贫穷落后,这才不但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需要一个至 高 无 上的权 力 实 体(朝 廷)或权 力 象 征(皇 帝)。一旦富裕起来,强盛起来,或贫富拉开差距,王 朝发展成超 级大 帝 国(突破规模),麻烦也就接踵而至。和平安定的时间长了,人口就会大幅度增长,开支也会大幅度增长。一是军 队越来越庞大,二是官 场越来越臃肿,三是宗 教越来越兴盛,这些都要增加费用。何况富裕起来以后,要求也不同于前。不但官 员的排场越来越大,就连民众的生活也渐渐奢侈,财 政岂能不成问题?

  与此相反,行政的效率则越来越低,国家的活力也越来越少。因为承平日久,忧患全无。朝 野上下,慵懒疲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熙宁年间的情况便正是如此。五年宰相副宰相,除王安石生气勃勃外,曾公亮老气横秋,富弼称病求退,唐介不久辞世,赵抃叫苦连天,时人讽刺说这五个人刚好是生老病死苦。这种暮气沉沉的状况,并非大宋特有,其实也是所有“百年老店”的通病。

  因此每到王 朝的鼎 盛时期,动乱的烽烟便已悄然升起,帝 国的丧钟也已悄然响起。

  宋神宗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他多次对臣僚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 革”,又说“国 之要者,理 财为先,人才为本”。问题是,到哪里去找既敢于改 革又善于理财的人呢?

  他想到了王安石。
  
  时势造英雄
  
  王安石也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

  他曾给仁宗 皇 帝上过万言书。史家认为,这份万言书其实就是他后来实施变 法的纲 领 性 文 件。万言书交上去以后就没有了下文。王安石明白,改 革 时机未到。于是,他一次次谢绝了朝 廷的任命,继续在地方 官任上韬 光 养 晦,并种他的试验田。在王安石看来,做不做 官,以及做什么 官,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做事。如果在朝 廷做大 官而不能做事,那就宁肯在地方上做一个能做事的小 官。

  他“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事。更重要的是,他还“贷 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这其实就是他后来变 法的预演了。这样一来,当改 革 变 法时机成熟时,王安石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思 想、理 论和实 践准备。

  就说免役法,是针对差役法的改革。差 役,其实就是义 务 劳动。这是税 收(钱粮)以外的征 收,本意可能是为了弥补低 税 制的不足,也可能是考虑到民 众出不起那么多钱粮,便以其劳 力代之。但这样一来,为了保证国 家 机 器的运转,老百姓就不但要出钱(赋税),还要出 力(徭 役),实在是不堪重负。事实上宋代的力 役,种类也实在太多。但麻烦在于“役有轻 重 劳 逸之不齐,人有贫 富 强 弱之不一”,因此承平日久,便“奸 伪 滋生”。有 钱 有 势的缙绅人家服轻役或不服役,沉重的负担全部落在孤苦无告的贫民身上。

  王安石的办法是改“派 役”为“雇 役”,即民众将其应服之役折合成“免役钱”交给官府,由官 府雇人服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农民出钱不出力,不耽误生产;第二,所有人一律出钱(原来不服役的官 户、寺观出一半,叫“助 役 钱”),比较公道;第三,忙不过来的人腾出了时间,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则多了一条生路,两全其美。所以,后来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时,就连所谓“旧 党”中人也不以为然。苏轼就说,免役、差役,各有利弊。骤罢免役而行差役,怕不容易。范纯仁也说,差役一事,应当缓行。可见此法是得人心的。

  但宋神宗和王安石都没有想到,这次改 革,不但阻力重重,而且一败涂地。
  
  针锋相对
  
  反对变 法的头号人物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等闲人物。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和王安石相抗衡。还有一点也很相同,即他们都不是空头理 论 家,也都不是书呆子。在处理具体政 治 事务时,都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来。所以,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国 家的栋梁之才。他们两个相对抗,那可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但这只是就所谓新 旧 两 党的领 袖人物而言。要说他们的“党 羽”,就不成比例了。王安石这边多为小人,比如他的得力干将吕惠卿就是。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变法伊始就在“制置三司条例司”担任实际工作,是这个“国 家 体 改 委”的“常 委”甚至“常 务 副 主 任”。但就是这个吕惠卿,为了自己能够大 权 独 揽,居然在王安石遇到麻烦时落 井 下 石,诬陷王安石参与谋 反。可惜这个罪名实在太过荒谬,因此王安石罢相以后又恢复了相位。吕惠卿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写这些信的时候,王安石出于对吕惠卿的信任,写了“不要让皇上知道”(无使上知)的字样。这是有欺君嫌疑的。王安石知道自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于是辞去官职,并从此告别政坛。

  旧党这边却是人才济济。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个个都是重量级人物。其余如文彦博、韩琦、范纯仁,亦均为一时之选。更重要的是,他们原来也都是改革派。比如韩琦则和范纯仁的父亲范仲淹一起,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实行过“新政”。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范仲淹的新政正是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事实上正如南宋陈亮所言,那个时期的名士们“常患法之不变”,没有什么人是保守派。只不过,王安石一当政,他们就做不成改革派了,只好去做保守派。

  那么,原本同为改革派且都想刷新政治的新旧两党,他们的分歧究竟在哪里呢?

  在乎动机与效果。

  王安石是一个动机至上主义者。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好的动机,并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因此,面对朝中大臣一次又一次的诘难,王安石咬紧牙关不松口:“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这就是他有名的“三不主义”。王安石甚至扬言:“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有此信念,他理直气壮,他信心百倍,他无所畏惧。

  在他看来,即便民众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失,那也只是改革的成本。

  王安石的一意孤行弄得他众叛亲离。有的原本是他的朋友,如范镇、司马光。但因为不同意他的一些做法,便遭到不遗余力的排斥。司马光出于朋友情分,三次写信予以劝谏,希望他能听听不同意见,王安石则是看见一条驳一条。如此执迷不悟,司马光只好和他分道扬镳。
  

前面说过,司马光他们原本也是改革派,只不过和王安石相比,他们更看重效果而已。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帝国和王朝的弊病,司马光比王安石看得更清楚、更透彻。这是他主张渐进式改革的原因所在。不要以为变法就好。有好的变法,有不好的变法。前者催生国富民强,后者导致国破家亡。而一种改革究竟是好是坏,也不能只看动机,得看效果。

  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实在是不佳,甚至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情。王安石最后背着扰民和聚敛的恶名走向惨败。但这种结果,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想不通,我们也想不通。

  那么,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他的新法真有问题?

  并非如此。
  
  事与愿违
  
  熙宁变法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王安石则太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但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本身却并无大错。

  就说青苗法。

  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我们知道,一年当中,农民最苦的是春天。那时,秋粮已经吃完,夏粮尚未收获,正所谓“青黄不接”。但换一角度看,这时农民又其实是有钱有粮的。这个“钱粮”,就是地里的青苗,只是不能“兑现”而已。于是那些有钱有粮的富户人家,就在这个时候借钱借粮给农民,约定夏粮秋粮成熟后,加息偿还。利息当然是很高的,是一种高利贷。还钱还粮也一般不成问题,因为有地里的青苗作担保,是一种“抵押贷款”。当然,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农民就只好卖地了。土地的兼并,便由此而生。

  所谓“青苗法”,说白了,就是由国家替代富户来发放这种“抵押贷款”,即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向农民贷款,秋后再连本带息一并归还。所定的利息,自然较富户为低。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免除农民所受的高利贷盘剥,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事。至少,在王安石他们看来,农民向官府借贷,总比向地主借好(靠得住,也少受剥削);农民向官府还贷,也总比还给地主好。还给地主,肥了私人;还给官府,富了国家。农民没有增加负担,国家却增加了收入,这难道不是好办法?

  然而实际操作下来的结果却极其可怕。

  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这其实已经很高了,而各地还要加码。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原本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利益的低息贷款,变成了一种官府垄断的高利贷。而且,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

  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过去,农民向地主贷款,双方讲好价钱即可成交。现在向官府贷款,先要申请,后要审批,最后要还贷。道道手续,都要求人,托请,给胥吏衙役交“好处费”。每过一道程序,就被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从中盘剥一回。农民身上有多少毛,经得起他们这样拔?

  更可怕的是,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给全国各地都下达了贷款指标,规定各州各县每年必须贷出多少。这样一来,地方官就只好硬性摊派了。当然,层层摊派的同时,还照例有层层加码。于是,不但贫下中农,就连富裕中农和富农、地主,也得“奉旨贷款”。不贷是不行的,因为贷款已然“立法”。你不贷款,就是犯法!

  结果,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而且,他们的寻租又多了一个旗号,可以假改革之名行腐败之实了。改革帮了腐败的忙,这恐怕是王安石始料所未及的吧?

  所以,不要以为贪官污吏害怕改革。不,他们不害怕改革,也不害怕不改革,只害怕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事情都不做,无为而治。如果无为而治,他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捞钱了。相反,只要朝廷有动作,他们就有办法,倒不在乎这动作是改革还是别的什么。比方说,朝廷要征兵,他们就收征兵费;要办学,他们就收办学费;要剿匪,他们就收剿匪费。反正只要上面一声令下,他们就趁机雁过拔毛!

  何况这次改革的直接目的原本就是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样一种改革,说得好听叫理财,说得不好听就只能叫聚敛。再像王安石那样蛮干,岂有不失败的道理?
  
  教训所在
  
  前面说过,王安石许多新法的本意,是要“公私两利”的。青苗法如此,市易法也一样。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一个名叫魏继宗的平民上书说,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富户奸商便趁机进行控制,牟取暴利,吃亏的自然是老百姓。因此他建议设置“常平市易司”来管理市场,物价低时增价收购,物价高时减价出售,则“商旅以通,国用以足”。这就是市易法的起因。具体办法,是由朝廷设立“市易司”,拨款一百万贯为本,控制商业贸易。这个办法,和常平法一样,也是动用国家力量来平抑物价。当然“市易司”也不是专做亏本生意,也是要赢利的,只不过并不牟取暴利而已。比方说富户奸商一文钱买进二文钱卖出,“市易司”则一文钱买进一文半卖出。赢利虽不算多,也能充盈国库。再加上官府财大气粗,控制了市场,物价的波动就不会太大。

  但这样一来,所谓“市易司”就变成了一家最大的国营企业,而且是垄断企业了。

  我们现在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政府部门办企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何况王安石的办法还不是政府部门办企业,而是由政府直接做生意,结果自然只能是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当时代理开封府推官的苏轼就说均输法弊端甚多:“簿书廪禄,为费已厚”,此其一;“非良不售,非贿不行”,此其二。于是,“官买之价,必贵于民。及其卖也,弊复如前”。因此他断言:朝廷只怕连本钱都收不回!就算“薄有所获”,也不会比向商人征税来得多。

  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们比谁都清楚“官倒”是怎么回事,也都知道官方(政府或国企)采购是怎么回事。那可真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不是品牌不要(非良不售),没有回扣不买(非贿不行)。所以官方采购贵于民间采购,也就不足为奇。至于官方经商,就更是有百弊无一利。事实上所谓“市易司”,后来就变成了最大的投机倒把商。他们的任务,原本是购买滞销商品,但实际上却专门抢购紧俏物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成朝廷下达的利润指标,也才能从中渔利,中饱私囊。显然,在这一点上,所谓“保守派”的意见其实是对的:商业贸易只能是民间的事。官方经商,必定祸国殃民。

  杜牧的《阿房宫赋》最后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同样,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只知道以政 治 态度(改 革与否)划线,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道德层面上的批评,却不知道将九百多年前那次改革的成败得失引以为戒,那才是哀莫大焉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