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闻中 | 以《奥义书》为一条路径: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Wen Zhong | Taking The Upanishads As A Path: Be Yourself Firmly And Slowly

2023-05-31 09:56
闻中 | 以《奥义书》为一条路径: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 整理者:谢未艾

01

学习的方法与修行的态度

问:“奥义书”的课程已然进入尾声,请问下一步该如何行进呢?

我们在学习一种知识,尤其是一种陌生而深邃的像奥义书哲学这样的知识时,一定要克服自己的一个弱点:总是想着下一步,这是不对的。

其实,谈及修行,无论是读书、学习各种知识,还是打坐、站桩、练习瑜伽体式,总是想着下一步都是一个弱点,它会让你忽略当下的意义和基础,因而缺少一种安住的心态,这就会带来麻烦。

每一种知识与学习本身,其当下的“安住”都是有内容的。就像我们的课程,每一讲都有独立的内容,而且每学一次还会有新的感受。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去到“安住”的专注状态,从而让当下的学习状态充满质量。

与此同时,深邃的洞见可能还需要一种熏习,好比小孩子成长时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一般,岁月的沉淀亦宛如一位默默无言的老师。学习需要时间,而这里的“时间”并非无意识的“度过”,而是要在同一个维度中持续地深入。

《奥义书》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学通”的,学完这28讲只是开始。永远记得:要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要设太多空泛不实的目标,从而架空当下的一种生命状态,并因此而丢失了“安住”的这种生命质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说每一句话,给出的每一段文字,或者是做一张图片、提一个问题,都是能看出自我存在的状态的。以大家的提问为例,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准确地传情达意,是否能给观者以良好的感受,这些都是生命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全方位的,进路或许有所不同,但每一条进路都需要将专注的品质与心性的磨炼还原到生活之中。做事即修行,这其实非常关键,若非如此,你看不到生活的全部可能性。

阳明先生就特别讲究在做事中磨炼心性——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不在于看什么,而在于怎么看;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就是把做事时的形式上的努力,转化成为心性上的功夫。于是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修为,也都充满了贯通修行道途的可能性。

问:修行途中难免遇到诱惑,此时,若选择回归于生活的基本需求,岂非在走回头路?该如何抉择?

修行与生活并不矛盾,无需人为地将两者对立起来。另外,正因为是生活的基本需要,才更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生活即是修行的道场,因此,全部的生活都需要郑重而认真地面对。这一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诱惑或是试炼,此时,若发现它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就更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切勿因为某一个具体的目标而丧失了全部的生活。这正是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

因为即便谈及最终的真理,也还是要通过你去爱整个生命、整个世界、整个生活,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入地精进,才有可能臻达。因此,训练爱的能力,学会理解,学会智慧地去参透人世的奥秘,从这个角度而言,生活里的种种挑战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修行并不意味着脱离生活,而是要超拔出生活的那种具体而现实的状态。修行并不囿于表象,它更多地体现在你心灵的境界与智慧的通达、慈悲与爱的能力上。

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也就不会再为上面的问题而感到困扰了,因为它其实是我们的错误判断所带来的一种观念上的迷惑,其核心并非生活中的矛盾,而是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够清晰明澈所致。

我们学习的奥义书哲学是生命的最高哲学,它教会我们如何活在源头,不过,它也从不排斥从源头汩汩流出的大千世界。修行、解脱与现世的人生,它们彼此之间从不分离,始终合一。

问:请问老师,看书学习有法门吗?

读书是有“法门”的。事实上,读书的方法很多,然而归根到底,读书的方法需要与自己相匹配,这就涉及到自己的生活情境,人生状态,兴趣爱好等等。没有一种方法是人人适用的,所以一定要有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探索与寻找。

从“术”的层面看,读书的方法很多,而从“道”的层面看,共法只有一个: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好就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这种态度不足取。

前面提到了耐性、安住,读书也是如此。读任何一本书,或者说在学习中展开整个生命的层次,都有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此时,不求快,而求心安,在这种由耐性浇灌的安定中,很多问题都能被克服。

再者,要寻找与自己匹配的书,这同样很关键。若太过深邃,实际阅读时形成了困难,就不如留待合适的时机再读,否则很容易挫伤自己。此外,请教、切磋、参考等等,也都会对自己的读书与学习产生助益。

具体来说,仅就读书顺序而言,就有无数种读法。我个人读书是比较灵活的,有时从中间开始读,有时从后面开始读,有时从前面开始读。以阅读《行动瑜伽》为例,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从最后的《译后记》开始读的,然后再依序逐章阅读——你会找到一种适宜于自己的读法。心态平和,效率反而最高。

行动瑜伽的基本精神就是无需在意结果,以行动时的状态为关键——你的发心,你的愿力,你的渴望……它们都是你的行动(Karma)。倘若满心迫切,反而说明你对当下的行动缺乏耐心,那就一定做不好。

闻中 | 以《奥义书》为一条路径: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02

天职、本性、行动瑜伽

问:行动瑜伽的精髓即是尽职尽责履行“天职”。这个“天职”,除了理解为不执著于结果的行动外,是否还隐含着阶级教化的意味?

仅就印度的社会现象而言,确实存在以天职为由,用以巩固精英阶层既得利益的情况。但这是对“天职”概念的误用,“天职”的本义并非如此。

梵语中的“天职”是"Svadharma","Sva"意为“自我”,"Dharma"就是“法”,所以"Svadharma"就是“自我的正法”。“天职”意味着必须要做,并不存在“做”与“不做”的选择空间,所能选择的只有“做”,但要不执著于由“做”而生的结果。

《薄伽梵歌》里就提到了身为战士的阿周那必须要战斗,他不能逃避。此时并不存在做与不做的选择,而是必须要做的。但如何在行动中不受羯磨(Karma)的束缚,克里希那就提供了一种方法,此法就是不执著于结果之成败得失的行动瑜伽。这就是天职与行动瑜伽的内在联系。

天职的本义是好的,它所提倡的,是依据人的秉性与天分之差异,更加有效地完成社会分工。好比有人适宜于体力劳动,有人适宜于脑力劳动,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可能强求一致,这就催生了分工匹配于人之本性的课题。

把天职与天性联系在一起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理解。梵语中的“天性”是"Svarūpa","Sva"是自我,"Rūpa"就是本性,"Svarūpa"即是自我的本性,所行之天职则是"Svadharma"。

两者的结合达成了一种平衡,其含义是说: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本性,然后再履行自己的天职,如此便顺应于天道。这也是《薄伽梵歌》里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早期的奥义书与《薄伽梵歌》中都能看出,印度的圣者在思考人的本性和所谓的“天职”时,并不是站在出身与身份的角度来做一个社会化的规定,而是从人的内在和人的普世与平等的权利出发,在探索最合适的人生命运。这本来是非常美好的,但可惜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误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国很早就打破了特权化的分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度打破了权力的垄断,而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则打破了知识的垄断。这些先进的想法与做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过去的潜在业识决定着未来,那么当下的处境也与前世累积的羯磨有关吗?为什么有时做某件事,会有一种似曾相识却又记不起何时发生过的情形呢,这就是印记的显现吗?

行动瑜伽或者说瑜伽系统里的Karma(常译为羯磨),与佛教里Karma(常译为业),含义有所不同。佛教里的“业”基本上是一个负面的概念,是要被破除的,而行动瑜伽里的羯磨却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救赎之桥梁,反而能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困境。

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境呢?既然以羯磨为桥梁或者道路,就必然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向上,是道德主义,是以道德为依托安全行路。

人有时会软弱,会陷于迷雾无法自拔,此时需谨记:困局在所难免,但是它丰富着你的人生,只要永不放弃向上之心,就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而且,正是人生的回环增加了人生的厚度。

谈及当下的处境与往世的羯磨,它们自然密不可分。羯磨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一个长长的链条,它一环扣一环,其作用方式,比我们人类的思维所能计算的要精密得多。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正描述了它那无从计算的神秘的精确性。

人的生命形态是复杂的,不同阶段、不同岁月、过往数世、过往诸时层层嵌套,彼此牵连。所以佛教、行动瑜伽和其他许多的哲学与宗教系统,都会谈到业力的净化,我们的课程也与之有关。

心性慢慢变得清澈,就会生长出智慧,智慧让人世的行走更加的自在。但是,自在最终都是需要通过努力来获得的,并非一蹴而就。人总是从不自由到自由,我们一步步前行,有时甚至是走三步退两步,但仍是要不懈地向上攀登,永不自弃!一个人全部的生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力,这是很重要的一项自我要求。

关于似曾相识的画面,其实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形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生命的复杂性与神秘性远超人类的理性可以直接认知的范畴,心理学领域也一直在探讨类似的现象,有兴趣可以查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闻中 | 以《奥义书》为一条路径: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03

认识与亲证自我的神圣性

问:“不管过去多少个十年,我还是原来的我”,从奥义书与吠檀多哲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理解对吗?

“我”是不是“原来的我”,取决于如何对“我”进行界定。每个人身上都有无数个我,有身体的我、心理的我、观念世界里的我。自我是区分不同层次的。严格地说,所有的我都不是真正的“我”,而奥义书谈到的“我”,是唯一性的真我,也就是阿特曼(Ātman)。

所以任凭岁月变换,我还是原来的我,抱持这种观点是要很小心的。很多人对个我始终持有比较绝对的看法,认为要么很好,要么不好,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切忌妄下定论。

生而为人一定不能太狂妄,因为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必然是不完美的。我们无需守住不完美,而是要迎接变化,敞开身心,懂得理解崭新的自我出现时的那种欢喜。只有这样,才能投入于人生自我更新的这个状态。这其实就是一种精进,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我超越的人生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原来的我”这句话是需要防范的。人们为了守住某些东西,结果失去了更多。再说得透彻一点,人是不可能守住自我的。因为所有的自我都是虚假的,虚假的东西一定是不稳定的、动荡不安的,据此构建出来的自我,又怎么可能稳定呢?

要深入地去看待自己,看到自我的成长性,也要勇于接纳一个新的自我,热忱地迎接改变,惟有这种改变,才能触及一个真正的不动的自我,也就是奥义书里所提及的真我。

我们不妨延伸开去,提一些眼下常见的社会风气或思潮。诸如“人要保持一颗童心”,“人要保持一个美好的形象”等等,事实上都是需要加以怀疑和追问的:你试图守住的究竟是什么?你守得住吗?倘若人内在的永恒性未被觉察,而仅仅执迷于肤表,那么最终所收获的,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商朝的第一位君王成汤曾通过洗脸来提醒自己:每一天都要迎接崭新的自我。他在脸盆上刻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要把每一天都活成一个礼物送给自己,而非每一天都执溺于过去,变得暮气沉沉。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路径本身恰恰是最需要更改的——你需要改变,你越是改变,就越是靠近真我,你要开放地调整前行的方向,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美好,更有慈悲,更富智慧。

问:请问闻中老师,您亲证了自我的神圣性了吗?或曰,见性了吗?

这个问题比较犀利,但我还是想正面回答。我想说的是:我如果说“我见性了,亲证了自我的神圣性”,你不要相信;我如果说“我没有见性,没有亲证自我的神圣性”,你也不要相信,因为这与你无关。

你真正要关心的,是自己在亲证的路途上走了多远,是否依然坚定,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去关心远方的事物,而要关心你生命的具体的状态。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宇宙、甚至超宇宙的一个大的整体性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身就是圆满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参与了一场不圆满的游戏。

每个人都会见性,“性”也会“见”到每一个人,只是我们正处身于一场既不见性也不神圣、不圆满的人生游戏之中而已。这时,就特别需要回到源头,奥义书就是一个提醒着我们的源头。只要能记住这个源头的永恒性与稳定性,就无需担心在世俗生活中迷失自我。

谈及“回到源头”也好,“见性”也罢,都是指回到生命独有的公共的源头。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奥义书”课程的不同地方都曾谈到,但总的来说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不需要求证别人。

很多人因为相信某个人是见性的,或者说是神圣的、开悟的,结果导致彻底失去了自我,这就非常可惜。如果因为所相信的老师的堕落,而令自己的整个信仰系统也跟着崩塌,那真是得不偿失。

每当一个大师或者高僧开始堕落,对他本人的影响倒是小事,更令人痛心的是影响了太多相信他的人。在此,我郑重地说一句:我说“我见性了”,你不要相信,因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记住我闻中在这里与诸位是同道,我们是道友,这一点是可以确信的,也是可以亲见、亲证的,因为这是你参与到我们共在的一个场当中。

因此,你无需关心那些远方的、缥缈的问题,而是要关心当下的具体的自我,这才是最重要的。

04

灵魂挂念看不见的远方

问:前几天得知有人去世,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的肉体死了,阿特曼飘向何方?我为什么突然会闪现这样的念头?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

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表明你对人生的思考并未止步于人死如灯灭,而是保留了一种深度探究的态度。

用我们瑜伽哲学的话来讲,一个人的肉身殒没,并不是“阿特曼飘向何方”,而是这个人的精微身不知去到了哪里。人的肉身殒灭,其意识状态、观念形态、情感形态的自我还是在的。

在阐释《伊萨奥义书》最后几偈时,我曾专门谈到过哪怕从医学上角度已被证明为死亡的人,也还是有另外一种更加精微的存在形式的。如果想深入了解,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濒死经验的书籍。

最近讲《唵声奥义书》时也谈到过,人有三个形态——醒态、梦态、深眠态,但是只有一个本体。肉身殒灭有一点点像梦态的自我,因为梦态也会有类似的感官系统,但都是精微的。而谈到对灵魂的认知,说“有”也可,说“无”亦可,若尚未解脱,则几乎一定可以视之为“有”。

对故人而言,真正的平安与自在即是安息,而非流离,作为生者,要放下这些执著,让自己的生命依从于自然法则,这样是最好的。

问:老师曾说:梦是假的,但造梦者是真的,自我三态皆是梦,而这一切的终极是“渊默”,渊默的状态才是最高与最后之境。每念及渊默,念及这最高的寂静,我都会落泪,这是贪心和执念么?

你谈到的这种境况,我得郑重地告诉你:这非但不是贪心和执念,还是来自生命源头的提醒,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生命状态。我要祝福你,因为常人并不具备你这样的一种情感状态。

你并非为了世俗之物或人生成败而流泪,而是在为生命的一种挂念,一种更高的源头而流泪。这种挂念很好,我觉得它就是宗教产生的原因,甚至是哲学产生的原因,因为哲学有这样一种定义:“每个人都容易犯着一种思乡的病,而哲学就是回归本宅的冲动。”这里所说的“本宅”就是你的故园,你的家园,所以才会有这样一种来自于源头的提醒。

闻中 | 以《奥义书》为一条路径: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05

结语:活在源头的秘义

最后,我需要特别提醒诸位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全部用功与努力的一个重心,然后,以世界为一面镜子,以生命、人生、生活为道场,来展开一场自我与自我的相会。

你要与不同的人相遇,与不同的书籍、不同的知识相遇,甚至还包括与不同的哲学、宗教去相遇,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提醒自我的存在,也提醒我们:生命中尚有最幽微的自我,在呼唤与等待着一场不朽的相会,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辨喜尊者说:“人其实永远是自由的,人也永远是完美的,否则他永远不可能成为自由,成为完美。但是他必须首先意识到这一点。”

这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首先拥有这种源头的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完美的,是自由的,是神圣的,是不朽的,是圆满的,才会形成对人生的省思——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并不完美,并不自由,生命无常,悲欢离合,没关系,这就是一个圆满的自我做了一场不圆满的梦,而不圆满的自我正在梦中照常发生

这是一种觉醒,它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忘了这一点,而只是被外在的世界所束缚、所决定,那么此人必将是一介凡夫。真正的自由和不朽,只能发生在那种究竟的无条件的彻底的真实之中,也就是发生在你的本我之中。

辨喜尊者说:“不圆满的自我是虚假的,但是我们却以此为真实。”不自由的自我其实是虚假的,但我们却以此为自己的真实,是这种误认导致所有痛苦的发生和所有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的发生。

诚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这种源头的呼唤与觉醒,或者说与源头不断产生联系的这种自觉。这种自觉是需要去练习的,是需要去学习和认知的。整整108部奥义书都在提醒我们这一点,而一旦确证,就会明白奥义书的知识,或者说宗教的知识、哲学的知识都是在强化这种有意识的自觉。

辨喜尊者说:“所有的灵魂都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嬉戏着,都在进行着神性的游戏(Līlā),只是有些灵魂是有意识的,有些则纯粹处在无意识状态。而宗教正是在有意识地去学习这种神性的游戏。”

这里的宗教就可以理解为我们最近在学习的奥义书——奥义书教会我们有意识地去学习这种神性的游戏,让我们活在源头之中,然后再展开整个生命的大大的游戏,藉此,再无一物能真正伤害到我们自己。

今天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