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温儒敏:如何引导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

Wen Rumin: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Like To Read The Whole Book?

2023-06-02 21:50
温儒敏:如何引导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

文|温儒敏

生活方式包括日常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自觉的能持续的日常生活行为,如同喝水、吃饭、上班,以及娱乐、体育活动等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成为“生活方式”。当然,人各有志,有些人平时是不怎么读书的,有时间就玩手机、打牌、钓鱼、喝酒。各种打发时间的习惯都是生活方式,无可非议,但是从人的培养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读书是很重要的事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这就是“生活方式”。而读书是可以益智增慧、陶冶性情、促进人健全成长的,所以是“良性”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绝大多数都离不开读书,但未必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多数阅读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比如为了升职、炒股、理财、养生、交际、谋略,或者为了写文章发表,等等,这些阅读也许必要,但不见得都是良性的。比如为了考试的阅读,会令人感到枯燥无味,读起来辛苦、被动,一般不会自觉自愿经常习惯去做,不会成为带有某种享受意味的生活方式。

其实,读书是个人的事情,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来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才会把读书看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也有事功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所谓“雪夜围炉读禁书”就是“私密阅读”特有的享受吧,那真是读书的妙境。读书的确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现在语文教材安排整本书阅读,凡是上过中学的国人都读过一些基本的书,但要防止全部都只是读那些指定的书,而忽略个人的阅读选择和空间。

为什么说读书是良性的生活方式?因为读书可以益智,学习各种知识;读书需要思考,可以锻炼大脑,提升思维能力。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统编教材,都很重视读书,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而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习惯与方法。也可以说,读书对于提升语言文字运用、思维、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等,都是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有读书的习惯,形成读书这一生活方式的人,终身都会不断通过读书去吸取知识,提升能力,涵养性情,所以说这是“良性”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廉价又可能收获最丰富的生活方式。

  “自由阅读”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若要培养读书兴趣,还得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抓起。注意分级阅读,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发展程度,从培养阅读趣味入手,由浅入深,有个大致的安排。幼儿还不识字,不要把识字作为读书的要求,因为上了小学,还得从零开始识字。幼儿的读书主要是亲子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也可以读一些绘本。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应当以童话、传说、故事阅读为主。到高年级就可以增加经典的儿童文学与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普读物、励志故事之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没有必要强求在小学阶段阅读,不要提前加码要求。现在许多学校与老师家长都给孩子阅读加码,要求过高过急,是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主要读一些浅易有趣的古典诗文。其中诗是主要的,文可以少一些。

早期阅读最重要的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培养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要让学生从小就把读书作为一种爱好和习惯,以后就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终身受益。

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还是要注重培养读书兴趣。要不要有个书单?现在有许多建议阅读的书单,但应当注意,不宜强求。

既然读书是个人的事情,那么除了要求学生读一些基本的书,还应当容许他们自己选择阅读的书目,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干脆把“哈利·波特”系列纳入推荐书目了,效果挺好,等于承认了孩子们可以读“闲书”——以前很多老师家长可能认为这类书是不该给孩子读的。其实像“哈利·波特”这类书非常贴近孩子,想象力超强,不说教而又有益,国人未必写得出来。孩子在奇特的想象世界中遨游,愈加爱上阅读了,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有什么不好?如果全都为了思想灌输或者考试升学,把读书的范围和方法都框死了,完全忽视孩子读书的自由,不容许有“私密”的阅读爱好,那就难以培养起读书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良性的生活方式。

我很幸运小学时读了许多“闲书”,阅读面拓展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与习惯也逐渐形成了。这种自选动作的“私密阅读”,会极大地满足好奇心与想象力。语文学习基础,主要是靠课外自由阅读奠定的。这些年我在一些文章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从小学开始就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语文才学得好,过了初中再觉悟就晚了。

 读书是涵养的过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

有些人会说,你说的都对,问题是现在大人小孩都很忙,压力很大,哪有时间读书?人们都在抱怨工作忙,压力大,这是事实。但时间总是挤出来的,每天少看一小时手机,积少成多,读书的时间就足够多了。特别是中小学生,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就总能有时间去做,乐此不疲。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有兴趣,就聚精会神有的是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包括有计划做事,不拖延,不得过且过,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我不赞成“九斤老太”的说法。无论如何现在社会发展了,绝大多数孩子不存在温饱问题,而我们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饥饿中度过的。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这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时代不同,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恼。时间永远都是不够的,有理想抱负的孩子,他们还是会挤出时间读书,有自己的目标、计划,加上毅力,就能读更多的书。

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发达,媒介遍布,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这个时代,读书的必要性到底在哪里?

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多了,非常便捷,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要迎接并且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但可以肯定,信息时代仍然需要读书。人的成长进步,除了实践,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读书去实现,需要逐渐去积累、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世界的体验和认识,这一过程,任何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比如一个孩子从小读过甚至背诵过一些古诗文,对于古诗文有些感性的了解,同时也有自己对于古代文化生活的某些认识,这对于民族认同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网上什么都有,随便一点开,就可以知道唐诗宋词的许多知识,就认为根本不用从小自己去读古诗文了。道理就这样明显,个人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这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不可能取代个人的读书。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习,为读书提供方便,但取代不了个人的读书学习过程。我说过“读书养性”,这是涵养的过程,涉及心理、性情、性格的形成。机器人可以告诉你梨子的味道是酸甜的,但到底怎么样的酸甜,还得自己吃过才能体味。

信息时代的阅读很方便,但要注意,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的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不同的人,尤其中老年与青少年,对读书还是读网,可能爱好与侧重都不同。但无论如何,如果读网全部取代读书,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读书的乐趣了。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浅”。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我们常说的“书卷气”恐怕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防止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读书的重要性当然可以从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去理解,但说到底是个人的事,是一种良性生活方式。

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现在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读书,而且提倡整本书阅读。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师究竟要怎样教,学生究竟要怎样学?

整本书阅读要列入教学计划,但这是很特别的课型,特别在课内讲得少,主要是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性阅读。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本书的基本情况,激发读的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课内有些讲授,也主要是关于名著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阅读兴味,并提示“读这一类书的方法”。比如,怎样读长篇小说,怎样读社科著作,怎样读传记,怎样读历史,都应当在基本方法上有所交代。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书是有不一样的读法的,有时还需要“签订阅读契约”——比如读小说,主要是借某一角度来打量生活,激发想象,而不能像读历史那样去“坐实”;读社科论作,要关注核心概念和要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逻辑思路,就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开想象;等等。总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某一类书的方法”。当然,前提还是完整地读书,主要的功夫是在课外。

有一点我觉得要注意: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兴趣就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这就会限制读书的自由,减损读书的乐趣。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好不好,要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所以,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儿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