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另一种文化
- 本文摘自《认识大脑》,莉莎·费德曼·巴瑞特 著
你的身体是你思维的一部分。尽管在任何文化中,人类都会产生愉悦、不快、平静和不安的感觉,但到底是什么赋予了我们这些感觉,大家的看法并不相同。
有人觉得温柔的抚摸令人愉悦,但有人觉得难以忍受,还有些人在被拍打时会感觉很舒服。在这里,出现差异很正常,大脑调节身体的行为可能具有普遍性,但由此产生的精神体验却不是。
你的思维只是众多思维中的一种,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你可以改变你的思维。
人们经常这样做。在期末考试前,为了通宵复习功课,大学生会喝咖啡以保持思维活跃。在派对上,为了让自己更放松,迎合聚会氛围,人们通常会喝酒(而且喝了酒之后,周围的人似乎奇迹般变得更有魅力了)。这种化学物质所引发的变化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想更持久地改变,你可以尝试通过新的经历或学习新的东西来重新连接你的大脑。
改变思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方法是体验另一种文化,即重塑思维。
如果你听说过《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的故事,读过马克·吐温的《王子与乞丐》,或者看过像《迷失东京》这样的电影,你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在误入陌生文化后,都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想象一下,自己身处一种文化中,对该文化一无所知,即使是最基本的事情:见到人如何打招呼?如何看其他人?和他人站在一起,距离多远才不失礼?不熟悉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意味着什么?你的思维必须适应新的文化。
科学家称这种活动为“文化适应”,它就像是“可塑性”的一个极端版本。你突然沉浸在全新的、模棱两可的感官数据中,你的大脑需要自我调整和修剪,这样才能有效地预测自己该做什么。
文化适应真的很有挑战性。如果你去过一个国家,那里的人开车和你的国家反向,你就知道文化适应带来的精神痛苦是多么可怕了。在新文化中,即使像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这样简单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一场冒险。一种文化中的美食,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可能根本无法入口。
文化适应不一定发生在国外,当你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转换时,或者换了新工作,必须熟悉新工作场合的规则和术语时,你都需要做出改变。军人出国作战和战后回国,至少要经历两次文化适应。
你的大脑不断地发布预测来管理你的身体预算,如果这些预测与你当前的文化不同步,你的预算就可能会出现赤字,这会让你更容易生病。对移民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他们面临两种文化——父母的文化和移民地文化,他们必须在两种思维之间转换,这给他们的身体预算增加了负担。
没有一种思维天生就比其他思维好或坏,变化只是为了更适应所在环境。
说到人的思维,变异是常态,我们所说的“人性”,其实是指多种人性。我们不需要一个普遍性思维来宣称我们属于同一个物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大脑,它将我们自身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