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一八四二年从大清割让给英国,至一九九七年政权移交给中国为止,有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处于独特的时空背景下,正是这样的机缘,使它从最边缘的海岛渔村跻身为远东金融大港。本书写成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政权转移前,被誉为追探香港发展史最经典的写作。作者珍.莫里斯采用双线叙事,一边穿插亲身见闻,一边探寻当地的历史变革,作者以大英帝国的角度和香港「局外人」的身分现身书中,观察香港与中国、英国密不可分的关系。
《香港史》
弗兰克·韦尔什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年5月
叙述了1838到1990年间香港的发展历史,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如律劳卑使团、港脚贸易、两次鸦片战争、英国强占九龙、新界、“香港海关封锁”、19世纪末香港的瘟疫、香港与1911年的中国革命、香港与抗日战争、战后香港的发展等,引证了大量原始史料加以论述,尤其是深入分析了英国国内政治对英国对华政策以及香港前途的影响。
《香港简史》
高马可 著 香港中华书局 2013年7月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高马可(John M. Carroll)以引人入胜和深入浅出的叙述,把香港的不凡历史娓娓道来,上起1800年代初,下迄香港回归,追寻这个前殖民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发展轨迹。此书的探索重点是香港这个地方的独特身份,以及它作为中国历史、英国殖民史和世界历史交会的十字路口的地位。
《香港造城记》
谢尔顿 卡拉奇威茨 柯万 著
三联书店(香港) 2015年7月
由于其岛屿起源、高楼大厦以及世界城市地位,香港经常被拿来与纽约相比较,然而,这种比较不久就由于这样的认识而动摇,即香港的高楼大厦只是其复杂得多的都市状况中的一个更显而易见的方面。香港陡峭崎岖的地形造成了这种状况:已建楼宇区紧凑、空间经验丰富,很少远离山地和水域,由一系列最好的公共交通互相连通。
《香港造城记》一书的三位作者在这些状况中发现了价值:一个具有小城市足迹的大都市,乘车出行时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达90%,与自然亲近。虽然这个紧凑的城市是城市思考者们经常提倡的模式,但它却是很少可以遇到的。在本书中,香港强大的都市化演进可以追溯到地区的前殖民围村和殖民店屋,以及当代垂直的和立体的都市:塔楼、基座加塔楼、高架桥、自动扶梯和多层次城市生活的其他组成部分。因为坐落在一个被急剧缺乏平地所折磨的地方,香港被描述成“一种新都市生活的偶然先锋”,获得了全球的密切关注。
《四代香港人》
吕大乐 著 进一步多媒体 2007
香港有四代人,生长于战前的是第一代,依次直推至1990年诞生的第四代。吕大乐以精辟的透析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道出四代人的精神面貌,并令人不无警惕地指出,在安分宽容的第一代陆续退下舞台之际,「战后婴儿」却未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开放、更公平的环境,以致第三代人深感出头无期,而第四代人打从开始便是输家。
《我这一代香港人》
陈冠中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5月
游居香港、台北、北京三地的陈冠中对香港婴儿潮一代人的反省、体察与建议,针针见血,矛头直指自以为自己见多识广的香港人实际只是夜郎自大,香港所谓成功之道种出了现时深层矛盾的苦果。本书对于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解读香港最好的一部作品。陈冠中另外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
《波西米亚香港》
廖伟棠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对香港亚文化现象的描摹,是一个70后作家贴近描写波希文艺范儿的众生相,以文学、音乐与诗歌去贯通。廖伟棠在亲身体悟过其中的生活后,以一贯锐利沉郁的眼睛,拍下了香港此时彼刻的文化景象,刻画出一个城市深刻的轮廓。把嬉皮精神带到超越文艺圈的更多圈子中去,令严肃者学会微笑,让抗争者知道微笑和尊重幻想是对抗没有想象力的主流社会的有力武器,这就是曾经被误读为时尚的嬉皮精神最深刻的意义。
《等待香港》
林奕华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等待香港”系列选取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名称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我所爱的香港》
林夕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
香港,林夕呵护和塑造的心中之城,林夕的“家”。笔端充满了对这个“家”的关注和亲情。他看取的不是一时一地的香港,而是全球视野下的香港,转变中的香港;他从种种微末的事件中,观察香港的性格与文化,民生与政情,缺失与坚守,当下与过去,乃至香港与内地、与西方的幽隐关联。其情也真,其感也深,其思也切,其发现无疑也非常敏锐。
《也斯的香港》
也斯 著 三聯書店(香港) 2008年1月
由也斯34篇文字和165帧照片组成,将也斯眼中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捕捉了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用独特的角度把他们表现出来,书中收有葛拉轼、刘以鬯、舒巷城、李小龙、李国威、李欧梵、李家昇、梅卓燕、梁文韬、邓达智、叶辉、陈炳良、李泽楷等人的特写。
《香港·香港……》
罗孚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10月
罗孚认为香港的“奇迹不仅是它的外表,也包含它的内涵,那是更丰富的”,为了传达出作者心目中香港独一无二的存在和活泼的生命力,作者在这本篇幅不太长的书中,以万花筒般极其精巧的视角地讲述了香港及香港人奇妙的故事,从地理环境到文化根基、市井生活、香港人的独特个性,展现了一个真实可爱、活色生香的香港,是第一部系统地介绍香港现代社会历史的通俗图书。
《我城》
西西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0年1月
这是西西传诵三十余年的出名巨著,风格独特,被认为是开创了香港本土城市文本的先河。中学毕业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阿髪、悠悠、阿傻、麦快乐等草根百姓逛街、郊游、搬家、求职、讨生活的香港,西西以其“顽童体”的观察带人游走各地,刻画一代香港人的真实状态,记录当时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其中寄托着青年的开放、进取和各种成长之潜力充满可能性。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陈平原 陈国球 王德威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
从文学、绘画、电影、新闻、建筑等不同视角,描绘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书对香港的城市想象,既包括文学、文化中的城市经验,也包括对城市的叙述。研究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通过本书,不难体味香港的城市变迁及香港人的情感、心路历程。
《香港的抒情史》
陈国球 著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6年3月
作者独辟蹊径,从多年读书和教授文学史经验出发,谈香港文学的多样面貌:从中学语文教材到盗版工业,从现代诗、流行小说到苍凉南音和悲情粤剧,北角、旺角、弥敦道,都是作家咏叹和重视的都市场域。
《香港的郁闷》
韩江雪 邹崇铭 著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
现今香港三十世代的心声。三位作者都是年届30的新生代,他们对香港「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作全面的批判,以及他们30世代对自己的反思及思索。所谓的「婴儿潮」世代,是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年代大学毕业。出生于这一代的香港人,经历了香港的光荣岁月,他们有些或是身居高位,有些或经历香港由盛转衰的年代,而走在「婴儿潮」后面的,便是九十年代毕业,现届三十岁的香港新生代,他们的上司,大多是这些「婴儿潮」的「精英」,透过此书,新生代道出不敢直接向上司说憋在心里很久的说话。
《香港重庆大厦》
麦高登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看上去十分老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如同孤岛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 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 交易场所。这座被评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大厦,收容的住客来自百多个不同国家,这些住客在这座“小联合国”如何互动,亦可成为一个“另类联合国”的田野调研。虽然重庆大厦就在香港的闹市中心,但内部运作自有其规律,和尖沙咀仿佛属于两个世界,成了特区中的特区。在重庆大厦活动的人,缩影了三千宇宙,那些寻求庇护的人,自然各有其传奇出处。这些背景,令不同学科近年都对“重庆大厦学”趋之若鹜。
《寻回香港文化》
李欧梵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香港的华丽和颓废,香港令人兴趣盎然的文化生机……皆由“都市漫游者”娓娓道来。这些文章大多实在《亚洲周刊》的《文化观察》中刊载,现在结集出版,近年,李先生在港居住和任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亲历香港文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所以他以学者的视角,东西方的视野对香港的都市文化作写探讨,更与上海的都市文化做一些互动的阐释。十年前的“香港———上海”双城记这一热点话题就是李先生的始作俑者。
《中国香港》
强世功 著 三联书店 2010年3月
这是作者对香港以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从2007年第9期开始以“香江边的思考”为副题在《读书》不定期连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香港:一个城市的代码》
江迅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谈论的其实就是一个个典型的香港都市文化符号,对它们解读实际上成为了解香港都市文化的通道。然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香港、了解香港历史、了解香港故事、了解香港文化,进而真正了解香港人。香港资深记者江迅先生,为我们奉上一个个精彩的香港片断,组成一个完整的香港故事:从这座现代都市的生命屐痕、悠然绮梦、男人密码、红颜私语、情爱配方来展示香港的无限魅力。
《香港的另一面》
蒙敏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批底片绝大多数是纪实摄影,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记录香港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香港的农夫、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劳工、社会活动、有轨电车、市井茶肆、民俗风情、中产阶级、港九工人运动、香港风光、香港城市建设等等,这形成了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仅仅从历史学、社会学意义而言,这就十分珍贵了;从图像内容而言,蒙先生记录的是香港的另一面,这就是:概貌之外的细节,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
《小说香港》
赵稀方 著 三联书店 2003年5月
“小说香港”的说法,来自于王德威“小说中国”。本书作者从小说出发,试图在历史建构的意义上辨析复杂多变的香港文化身份,同时从都市出发,建立了自己叙述香港文学的视角。与已有的成果相比,此书的研究视野是全新的,与仅限于一般性的作家作品描述的香港文学史截然不同。
《香港文学散步》
小思 编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6月
小思是香港文学界、教育界公认的大家。本书以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文化大家和文学家蔡元培、鲁迅、戴望舒、许地山、萧红等人在香港的活动为线索,寻访香港仔、东华义庄、浅水湾、圣约翰大礼堂、孔圣堂、学士台、六国饭店、达德书院等香港土地上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学故事发生地。配有文人相关作品及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以及标示文人作家足迹的精美手绘地图和照片,多层次、多角度还原旧时记忆。
《香港三部曲》
施叔青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九世纪末期,东莞农村小女孩黄得云被人绑架到香港做了红妓,后来母因子贵,成了香港上层社会的名流。一个苦难少女及其后人的际遇经历,构成了完整的三部曲;作者用以折射出香港自1842年开埠以来的发展历程。
《早期香港电影史》
周承人 李以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电影何时传入香港?香港最早摄制的电影是哪一部?谁是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本书重新梳理了香港电影诞生和早期发展的历史:确认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阐述美国人布拉斯基如何催生香港电影,厘清黎民伟、黎北海、罗明佑等人在中国/香港电影史中的地位,并对大时代背景下香港、广州、上海三地的电影交流及相互影响予以回顾。周承人、李以庄夫妇,奔波穗港两地近30载,自力自费、锲而不舍地搜集文献,观摩影片,访问影人,考证史实,以“编年+专题”的研究方式,修撰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的秘密》
[美] 大卫·波德威尔 著 海南出版社 2003年1月
大卫・波德威尔,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到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后再以其深厚学养写成此书,对香港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国际影坛的贡献分析入微。
《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邹小樱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2013年对于香港流行乐坛来说是特别的一年。Beyond乐队成立30周年,黄家驹逝世20周年,陈百强逝世20周年,张国荣逝世10周年,关于它们的纪念,从年头一直排到年尾。这些人,这些歌,更让我们坚信,无论遭遇多大的风浪,维多利亚港依然能展开她宽广的臂弯,保护着里头的小渔船……邹小樱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界人士,用他深沉的笔调讲述了“港乐”中的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其背后的情感喧哗和沉淀。
《龙头凤尾》
马家辉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九三六年的中国,时局纷乱不明,内战外战一触即发,本是广东乡下一个木匠的陆北才被抛进时代的浪涛里,揉搓、碾压,沉沉浮浮。离家去陈济棠部队当兵,无意间窥知兄弟的秘密,差点丢了性命;偷渡到香港卖苦力讨生活,又卷入一场洋人的命案;无奈之下逃到广州,经弟弟引介加入洪门……在跟命运的对赌里,陆北才似乎总有化险为夷的运气。再次回到香港的他,改名北为南,搖身一变成为孙兴社龙头,江湖尊称的“南爷”。
《香港方物志》
叶灵凤 著 商务印书馆 2017年9月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的风土物种。许多人或许会奇怪,这个繁华市声所在之地居然也会有这么些鸟兽虫鱼么?《香港方物志》便是这样一本描写香港的山川风土和草木虫鱼的小书,它是作者把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以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全新视角记录下来,知识、情趣、文笔都在不大的篇章里传达自如,因此读起来亲切宜人。
《香港旧书店地图》
黄晓南 三联书店(香港) 2017年7月
资讯科技日新千里,随时代进步书种繁多,于一片书海竞争之中,大部分书籍于一般书店上架不久,可能从此沉入历史长河,遭到冷待甚至退书。幸运是旧书店(亦即二手书店)为它们提供寄居场所,部分书籍亦因而重生,几经波折终于遇上伯乐,被所爱之人带归家。正因旧书店极具意义,本书作者走访十五间香港旧书店,娓娓道来它们历史缘由、特色和吸引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香港旧书店地图」,散发浓浓书香。
《香港味道》
欧阳应霁 著 三联书店
作者“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作者对每一道食品既有自己的历史回顾,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同时还分别邀请香港演艺明星和文化名流做嘉宾助阵,把饮食与人生、经历与记忆柔为一体。另外,这本书也是可以按图索骥的香港美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