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电影《奥本海默》:不仅是核物理学家的故事,更是对文明的忧思

The Movie Oppenheimer: Not Only The Story Of A Nuclear Physicist, But Also A Concern For Civilization

2023-09-29 01:30
电影《奥本海默》:不仅是核物理学家的故事,更是对文明的忧思

作者舒生

终于去看了《奥本海默》。还有5分钟上映,售票员告诉我在1号厅,我跑过去,以为坐满了观众,结果一个人影也没有,银幕也没打开。影院内一片鬼魅般的昏暗。我怀疑是走错了片场,出门看门牌,又确实是。跑去问前台,她解释说到时自然会放。我重回一号厅,只见院里阴森森的,下意识环顾了四周多次才坐下。

刚打开银幕,随后进来一位年轻人。这样,我俩就算包场了。

完全没料到观影人这么少。是票价高了?可才29元,平时四五十也不乏观众。是下午没时间看?也不至于吧,有闲的人也不少。是影片质量太差?国外大导演拍的,再烂也比国内那些“爽片”好很多吧。是国内缺乏宣传?或许有这个因素,但预热几个月前就在进行呢。是因为大家都看了?上映这么久,身边都没几个人提起,显然也不是。

难道是美国出品,国人因为骨子里抵制西方价值而拒绝观看?这显然说不过去,毕竟是国家允许引进来的。网上有影迷抱怨,拍一个爱乱搞女人的科学家来宣扬,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自己的原子弹之父,比他高尚太多。这样的影迷往往义正言辞,他们最担心的是西方文化的渗透,以致于不管人家实际上要表达的是啥,他都一股脑儿反对。

但《奥本海默》并非是要去迎合美国的爱国主义,导演要宣扬的也不是那些激动人心的主流价值观。

《奥本海默》是要将影迷引向人性深处,这就不难理解其何以在国内遇冷。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并不是完整版,但即使有部分删减,时长也近三小时。对国内部分影迷来说,问题倒不在于长,而在于情节不对胃口的冗长,一看就容易昏昏欲睡,正如看惯了充满感官刺激的言情小说的读者,拿起《红楼梦》来总不免觉得兴味索然。加上科学家的事迹离劳苦大众较远,大部分人自是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这部作品,也像许多经典作品一样,对爱好冷峻思考的影迷倒是一大福音。

相比诺兰过去的作品,《奥本海默》没有那么烧脑,虽有多条故事线,但不算复杂。如果说诺兰在《敦刻尔克》里的配乐是偏含蓄冷酷,《奥本海默》的配乐则简直是耀眼刺耳,也因此,《奥本海默》在传情达意方面在诺兰的众多作品中显得非常直白(直白到连我这种影迷小白也感觉看懂了)。

影片紧紧围绕“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造原子弹前后展开,牵涉到那个时代的众多物理学家,融入了科学家大量的私人生活。他们都深陷入政治旋涡当中,支持西班牙内战、美苏对抗、麦卡锡主义对美共的打压、加入工会、政客的别有用心、间谍的扑朔迷离,以及人性的弱点,让我们透过程式化、标签化的宣传,看到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复杂性,不仅在于利益角逐的复杂性,也不仅在于历史的幽暗难明,更在于人性的微妙叵测。

电影《奥本海默》:不仅是核物理学家的故事,更是对文明的忧思

这部影片不够大众的原因,我想根本在于它是文艺片。理解奥本海默,需要一定的现代物理学知识,尤其是量子力学,而量子力学,直到今天也没几个人懂。像爱因斯坦、哥德尔、费曼、波珥、海森堡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我们对其人也只是略有了解,至于其学说,怕只有学究才会有了解。看懂影片,还需要对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有所了解。

先是一战,后来是二战,再后是美苏对抗,时代将追求真知灼见的科学家们从学校象牙塔卷入时代洪流之中。奥本海默出场即有点精神问题,后来去了欧洲,又回到美国。期间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精神上的苦闷。为此,他认真研读了T·S·艾略特的现代诗《荒原》,还有佛洛依德、荣格等当时知识界炙手可热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有梵文研究,语言学习,这些内容都与他寻求精神寄托有关,也与时代背景有关。

那时知识分子的头顶总是阴云密布,一代人沉浸在幻灭感之中,西方的没落引起广泛共鸣,现代文明许诺的美好非但没有出现,还带来前所未有的人为灾难。奥本海默处身这样一个时代也染上了一种悲剧性的精神。

电影《奥本海默》:不仅是核物理学家的故事,更是对文明的忧思

整个影片透露出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悲情色彩,穿插的黑白画面给人一种历史的久远厚重感,仿佛也暗示着个体在时代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或许这正是导演通过奥本海默这个功成名就同时又深陷政治泥潭的科学家所要传达的的思想。

奥本海默才华横溢,也精于管理。他爱国,也怜悯劳苦大众。他想拯救苍生。可一旦涉足政治,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而政治的复杂性,实际上来自于人性的复杂性。

美苏军备竞赛源自人性的猜疑、缺乏安全感,间谍不仅存在于政治博弈中,更存在于人性的幽暗之中。我们深陷其中,很难说谁对谁错。事情的发生,无论好坏,都有它的可辩性,即使是纯粹的科学家也不例外。

最后那个被揭露而身败名裂的政客斯特劳斯,他最后对奥本海默的反击简直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致命攻击:科学家们志在当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他们通过制造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来彰显自身的英雄主义。科学家左思右想,殚精竭虑,在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他们痛苦地说服自己必须去创造,尔后又惶恐地担心它被滥用。这种左右为难、痛苦难当的状态,恰恰符合悲剧英雄的命运。奥本海默骨子里正是要当这样的英雄。斯特劳斯是一名平庸的官员,他精于世故,他因自身的平庸而排斥、贬低这样的英雄。他的底层逻辑是,我们都是平庸之辈,凭什么你是英雄;你要装英雄,那就要付出代价。就此而言,他确实戳中了科学家的一大痛处。

奥本海默直到最后都认为原子弹可能毁灭世界,他为此自责,仿佛这全是他的过错。但实际上,他不必这样背锅,也没资格一个人背。过于揽责乃是自负的表现。科学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虽然它是最强大的工具,但毕竟是工具),最后决定放原子弹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政客——权力的拥有者。总统杜鲁门在接见奥本海默时提醒了他,人们只记得是谁决定扔的,没几个人记得是谁发明的。导演是在暗示,比科学更可怕的力量是权力,特别是政治精英手中的权力。我们真正要警惕的是权力的滥用。

影片中,奥本海默显然看到了权力滥用造成的灾难后果,因此他后来反对造氢弹,反对大搞军备竞赛。一开始他是支持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他像很多普通人一样听信政客的理由,以为这是为了减少伤亡,为了和平之故。但他逐渐明白,其实当时已经胜利在望,根本没必要投放原子弹。以奥本海默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被政客利用了,但他并没有为自己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开脱。

他知道无论怎样,一旦原子弹被造出来,他就要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他对这种武器的威力了解越深,自责便越发强烈。这是良知的呼唤,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的最高审判官。奥本海默的问题在于,他从一开始就对这样一种武器的负作用心存疑虑,却又因为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原因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影片中频频出现的主观镜头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隐忧,我以为是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地方。

最后说说观影后的一个思考。影片中多次提及“理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原子弹的威力,却最终表明,理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一切远见卓识,犹如科学里的先知,一开始或许微不足道,或许只有几个人看到了它的惊人价值,但它若是真理,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量子力学就是证明。就此而言,理论的力量是无限的。科学作为理论的集中大成者,已经为人类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现在,我们不仅要考虑用它造福于人,也要提防它的负作用,尤其是像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学,我们创造了它们,享受着它们带给我们的舒适、便利,但也说不好毁灭的力量就在其中。科学发展,犹如不断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是福是祸,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