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打算专门写此文,但头条号一位叫奥太公打怪兽的用户给我留言,使我一时无法忘怀。下面先附上他的留言,再回应:
看得出,这位朋友的留言是很有水平的,他对儒释道的学识修悟远在我之上,这,从他的一个排比——“王阳明的良知是佛家的真如,是孔子所求的道,是兼具本体和方法的大道真理!”——我就看出来了。
至于他隐射我没搞懂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把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概念简化为“主观愿望层次”,大体而言,我赞同他的看法。
我当时确实没把良知往深处想,当然也没有打算往深处想。现在我整合下王阳明的良知内涵,以期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良知”的概念是王阳明从中国儒学圣学传统那里继承过来的,其中直接发扬了《孟子》的学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举例阐明"良知":
这样看来,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儒家仁义的范围内做该做的事,就是良知良能呢?
他又曾对弟子陈九川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这样看来,王阳明的良知学说,l即使继承了儒学传统,也没有完全脱离主观主义吧?
再进一步看他一段话:
王阳明把良知比喻为太阳,把欲念比喻为浮云,这听起来是非常贴切的,但仍然逃不脱主观主义,因为我们仍然可以追问:“良知到底是怎样一个太阳?这个太阳由什么构成?……”而一旦追根究底,现实中的“良知”便复杂起来。
王阳明又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把“良知”等同于道,我们读起来有种亲切感,毕竟“道”在我们语境里是一个含义丰富且十分熟悉的字,但这里,“道”这个字还是跟“良知”一样太抽象啦,将“良知”等同于“道”,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含混或同意反复。
现在我要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王阳明似乎到这里仿佛也词穷了呢?也许哲学家康德能回答这个问题:王阳明在此已进入实践批判领域,除非付诸具体情境,语言很难再做进一步的澄清。所以你看,王阳明的“良知”,现在又不得不回到“知行合一”的领域:“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王阳明的“良知”,除了要落实到“知行合一”,最后还必须诉诸共情。没有共情,王阳明的“良知说”就会成为在众人看来莫名所以的自说自话,所以他说:
这样看来,一个人若要致良知,实际上需要做很多功夫。一方面要不断认识自我,不断锤炼自我,同时又得熟谙人情世故,至少,一个以致良知为本的人,他得对他所处时代的精神内核知根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