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读(即数字化阅读)动摇纸读的统治地位,既是大势所趋,也令不少人忧心忡忡。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屏读与纸读究竟孰优孰劣呢?
在贵州省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有人在阅读纸质书,有人在平板电脑上阅读
不一样的感觉
屏读与纸读的高下之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关注了。多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开展对比研究。
就阅读内容而言,屏读多集中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的特点,适合于阅读新闻、娱乐消遣、幽默故事等篇幅短小、主旨清晰、图文并茂的内容。纸读则来自书籍和报刊等传统媒体,具有严谨、系统、准确等优势,适合于阅读篇幅较长、学术性强的文字和经典作品。
如果阅读内容一样,这两种阅读方式谁更有优势呢?科学家根据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给出文字加工模型,即描绘出阅读文字时激活的脑区。文字首先通过视觉编码传递到视皮层进行识别,然后在联合皮层(即除感觉区和运动区之外的大脑皮层,约占大脑皮层总面积的75%)进行语义联想,进而引起情绪反应、推理、反思或表达等行为。无论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还是出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其信息处理的过程基本一致。
但是,纸读会伴随翻书动作、手指接触纸张传来的触觉,很多读者因此更倾向于纸读,觉得纸读有一种踏实的掌控感和愉悦感。除了触觉,听觉、嗅觉也在阅读过程中传递着微妙的信息。有些人习惯于听见翻书的声音,嗅到印刷品散发出来的气味。虽然电子阅读器也在模拟翻书的声音,甚至可能模拟书籍的气味,但适应它们需要一个过程。
年龄、性别、职业等个体因素与阅读载体的选择偏好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纸读方式,而男性读者对屏读的满意度要高于女性读者。大学生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喜欢使用电子阅读器,并认为其优势大于劣势。
尽管大多数读者主观上还是倾向于纸读,但历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仍显示,成年国民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屏读而非纸读。屏读方便快捷、低碳环保,只需指尖轻轻一点,海量信息瞬间呈现,在乘坐地铁等碎片化时间段更具优势。纸质必须买书或者到图书馆,必须付出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地铁站,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候车间隙阅读电子书
不一样的眼动
屏读和纸读都是在看,看的过程有很多共性。人眼在注视不动的情况下能够看清的文字是有限的,无论屏读或者纸读都不可能做到一目十行。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眼脑直映”“整体文字图像处理”等快速阅读法。人眼只能看清落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央凹上的若干个文字,相邻文字的成像是模糊的。为了看清楚相邻文字,必须转动眼球(简称眼动),换行时会出现更大幅度的眼动。
阅读时的眼动往往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而是经常出现跳跃,当理解不了或者需要巩固的时候又会往回跳。使用眼动仪可以对阅读者的观察时间、注视次数、回跳次数等进行分析。
一项关于小学生使用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的对比研究发现,电子课本和传统纸质课本的阅读过程是非常相似的,遵循从上向下、从左到右、从主要信息向次要信息过渡的习惯。但是,在正文、图片上的观察时间、注视次数和回跳次数方面,电子课本都少于纸质课本。
可能的原因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电子课本因为声音、动画等媒体的参与,阅读信息量要大于纸质课本,所以分配在正文、图片上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电子课本通过多种通道提供信息,相对较容易理解,存在“多快好省”的情况,所以无需对正文和图片给予更多的关注。
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屏读的阅读速度远远慢于纸读,且屏读的准确率和理解率明显比纸读低。但随着电脑的更新换代,屏幕显示效果变好,读者视觉疲劳降低,屏读与纸读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效果上不再有显著差异。
随着手机、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屏读速度出现“分化”,手机、电子阅读器的屏幕尺寸小于纸质文档和电脑屏幕,限制了阅读视线的扫视范围,导致阅读速度减慢。一项关于大学生使用不同尺寸的手机屏幕对学术文献阅读效率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使用大屏手机的用户,阅读用时较少,且理解率较高,较容易进入深阅读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长时间屏读会影响视力。全球每年有超过3万人因屏幕发出的蓝光、辐射导致失明,发生近视、散光、白内障等不同程度眼疾的更是大有人在。控制屏读的时间、佩戴防蓝光眼镜可以减少屏读的副作用。此外,儿科医生建议2岁以下幼儿完全不接触屏读。
不一样的绩效
阅读是一种学习,屏读和纸读哪种效果更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在屏读和纸读的阅读绩效对比方面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在阅读理解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受试者在分别进行屏读和纸读后针对阅读内容接受问卷测试,得分基本相同。第二种观点认为,纸读的理解率高于屏读,尤其在阅读长期记忆和知识内化程度方面,纸读优于屏读。第三种观点认为,屏读比纸读更有效,尤其是可以提升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词典可以增强儿童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这三种观点都有其实验证据。阅读绩效涉及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目前还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不同研究中,测试对象、个体特征、数字载体、环境因素的差异,都可能使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有些人喜欢读纸质书籍,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活动会使其在纸读时效率更高,反之亦然。到底选择屏读还是纸读,应该尊重阅读者的主观意愿。阅读行为和习惯的改变,会刺激并改变脑神经元的联结方式,大脑会随着阅读行为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活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随时发生可塑性的变化。假如穿越回古代,我们就得适应龟壳上的甲骨文、竹简上的小篆、宣纸上的楷书或草书。思想的载体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人类的文明如河流般起伏向前。
公元前5世纪末,当文字传播挑战口头传播时,柏拉图曾表达过担忧:“信赖文字会阻止我们记忆。”数字化阅读的出现在扩大我们阅读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放眼未来,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科学家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去研究屏读和纸读的神经机制,实现最理想的阅读效果。读者也应自主思考,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诉求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得到最理想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