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生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是印度享誉世界的作家、诗人,也是画家和作曲家,还是一位坚定的教育改革家,且成效显著。
他憎恶传统不公平的教育,憎恶死记硬背的学习,憎恶一切灌输教育。
他曾用“训练鹦鹉”的故事来表达对传统教育的憎恶,百年过去,这个故事仍然令人深思。
故事是这样的。
印度的一位国王有一只美丽活泼的鹦鹉,他认为那只鹦鹉必须接受文明教育,便从他帝国的各个地方招来了智者。
智者们对教学方法尤其对教材的使用争论不休。
他们说:“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课本多多益善!”
最终国王按照智者们的建议,给鹦鹉建设了一所漂亮的学校——金鸟笼。
那些饱学的老师向国王介绍了他们出色的教学法,拍着胸脯表示一定能培养一只具有卓越智慧的鹦鹉。
这些饱学的权威一手拿课本,一手持教鞭,不停地给那只鹦鹉上课。
鹦鹉被五花八门的课程弄得疲惫不堪,最后死了。
有好长时间,谁都没有注意到它已经死了。
国王的侄子向国王禀报了此事:
侄儿说:“陛下,那只鸟的课都上完了。”
国王问:“它跳么?”
“从没跳过!”侄儿答道。
“它飞么?”
“不。”
“带它来见我!”国王吩咐。
那只鸟被拿到了国王面前……国王用手指戳了戳它的身子。只有它体内的那些书页沙沙作响。
窗外,春天的微风在无忧树新绽的树叶间轻声低语,那声音使人渴望四月的清晨。
这个故事虽小,却直击传统教育的弊病,对我们的应试教育是很好的警示。
过多的知识,过多的教育,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米袋子,不但培养不出智慧的学生,而且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驮着这些沉甸甸的知识,既跳不高,更飞不起来,这在泰戈尔看来,无异于是扼杀鲜活的灵魂。
教育的目的,不是依靠静态的、凝固的、权威的知识的叠加,也不是占有别人的思想,而是依靠头脑形成自己的判断,产生自己的思想,使内心丰盈,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如此看来,今天的中国教育,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