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苏格拉底的经典自辩,人类史上光荣的一页

Socrates' Classic Self-defense, A Glorious Page In Human History

2023-06-02 22:49

学者严群这样评价《苏格拉底的申辩》:“本篇在历史上是人类最光荣的历史一页;在艺术上,是一幅绝技的烈士图像;在文学上,是一篇第一流的传记;在伦理学上,是一种道德的典型。”

研究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除了是一门古典学问,苏格拉底问题还具有更普世的思想意义。《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和《福音书》中的耶稣一样,早已化作一种思想符号。虽然这个思想符号有着很独特的故事性。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恢复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而是尝试理解这个思想符号中的哲学内涵。正如西方人自觉地用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我们也可以借助西儒的经典思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来自豆瓣)

下面的内容摘录自《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译本),与原文稍有出入。

苏格拉底的经典自辩,人类史上光荣的一页

  1. 我根本不擅长雄辩,除非讲真话就是雄辩。你们将从我这里听到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脱口而出的最真诚的言辞,这是我的日常用语。我已年届七十,然而,这是我第一次站在法庭上,我没有任何法庭的辩论技巧。我唯一的请求是,请你们关注我所说的话是否公正。

  2. 我拜访了诗人、政客、手工艺人,结果全是一样。诗人们仅仅对自己的行当有所了解,却臆想着自己无所不知。

  3. 由于我揭露了他们的无知,我被说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完全是空穴来风,我成了诸多流言蜚语的对象。而一些出身高贵的青年人听说了我的事迹后,也效仿我,由于这暴露了人们的无知而惹怒了他们;他们将这一切都迁怒于我,我被说成是一个坏心肠的腐蚀青年人思想的人。

  4. 我不会有意诱导公民变坏。我的朋友们,没有人愚蠢到故意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我腐蚀了他们的思想,我也是无意之举——这最好的做法是训诫我,引导我,可你从未这样做过,而是把我带到法庭,这就是你的所作所为。

  5. 如果我被判有罪,那也不是因为墨勒图斯的控告,而是由于众人的诽谤;在我之前,诽谤已经让无辜的人被判有罪,毫无疑问我也不是最后一个。

  6. 可能有人说,由于我的一意孤行给我带来了死刑的危险,我理应为此感到懊悔。但有价值的行动不应该权衡生死利弊。……每个人都应该坚守岗位,无畏生死。

  7. 若你们现在释放我,条件是要我停止哲学探究,我的回答是:雅典的人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服从神的旨意而不是你们的;只要我一息尚存,还有一丝力气,我就不会停止对哲学的探究,或者停止劝诫你们,警示你们,正如我迄今为止,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将继续劝诫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财富,请尽力完善你们的灵魂。这是神的旨意。如果说这些话是腐蚀青年人的思想,那么我承认我是腐蚀了他们的思想。但若有人说我还说了其他的事情,那他就是纯粹胡诌了。即使要为此死去很多次,我也会勇往直前。

  8. 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大家看看一贫如洗的我就知道了。……我从未冒充过教师,或者授课以收受报酬。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向我提问,听听我的回答。

  9. 我舍弃了于人于己都无益的世俗追求和野心,私下里,我奉劝每个人首先关注自身,怎样才能让自己更优秀更聪明,其次再关心世俗的事情,每个人都因此而受益,我也以同样的方式劝诫整个城邦。

  10. 如果我的同胞们都不能容忍我,我又怎能寄希望于外邦呢?

  11. 我被定有罪,不是因为我的申辩缺乏说服力,而是我没有采用阿谀奉承,取悦讨好你们的方式辩论,那是有辱我人格的。

  12. 大家应该对死亡充满希望,因为,对一个好人而言,无论是生是死,都没有什么东西能伤害他。至于我,我坚信死比活着好。因此,对于那些导致我死亡的人民,我并不怨恨你们。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13. 如果我说,对我来讲不可能保持沉默,因为那就意味着违背神,你们不会相信,还会认为我是在装蒜;如果我说,每天谈论德性,谈论别的你们听我讨论的事情,听我检审自己和别人,这对人来讲是最大的好——因为对人来讲,未经检审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你们更不会相信。

苏格拉底的经典自辩,人类史上光荣的一页

个人感悟

以前爱拿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在对苏格拉底有更多了解后,我现在认为苏格拉底更难得,更值得倾佩!

孔子教学生是收费的,这有点像希腊城邦的那些智者;像苏格拉底一样,孔子也是伟大的热爱学习的榜样,不同的是,孔子的价值观更加固化一些,苏格拉底则以提问而不是给答案而著称;孔子虽有“朝闻道夕可死”的追求,但更在意学说的政治价值,这是他一生隐含的诉求,也是他入世学说的根本主张,不过“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存在很多问题,不同于此,苏格拉底一直以追求真理为重任,这一点直到今天依然受用。最后还想说一点,苏格拉底直接经受了死亡的考验,并且有明确的死亡观,相比之下,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就要含糊得多。

其他的,略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