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好好度过一生,必须明白,生活是什么以及在这一生之中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历代贤哲都曾教给人们这些道理,在所有民族中都有人教导如何过善的生活。这些哲人的教导在根本上都归结为一种。这种适于所有人的唯一教导就是,人的生活是什么和应当怎样度过一生,而这也就是真正的信仰。
——《托尔斯泰谈幸福》
1.《人生智慧箴言》
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
他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本书中,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
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2.《泰戈尔谈人生》
泰戈尔在热情歌颂人间真善美的同时,也剖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无情地贬斥了假、丑、恶。他在《盲目崇拜》中,对在传统习惯的驱策下盲目崇拜的社会现象作了深刻剖析;在《旅英的假洋人》中,对崇洋媚外的拙劣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在《化缘者》中,以幽默的语言,勾勒了某些神职人员阿谀奉承、谋求好处的伪善面目;在《客死印度的瑞典人》中,严厉抨击了缺乏人性的殡葬制度;在《模仿的烦恼》中对无聊地模仿老爷派头、洋洋得意的人作了善意的批评;在《奢侈的绞索》和《远离奢华》中,揭示了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社会风气,分析了产生这种追求享受的深层次原因,提倡“与淡泊相伴”,过简朴的生活。泰戈尔的真知灼见,在社会财富日益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3.《思想录》
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生来为了思想”
《思想录》是帕斯卡尔的代表作,而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它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作者在此书中以一种浪漫思维的方式来谈问题,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更有许多提问和警句发人深省。
4.《经过省察的人生:哲学沉思录》
传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探求,揭示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本书中,作者诺齐克的思绪涉及爱情、创造、幸福、性、父母、子女,大屠杀、宗教信仰、政治和智慧等方面,作者以才华横溢的思辩方式,使哲学重返人生这一最重要的主题。读者可以与大师一起,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判断,在认识和变化的新航程中重扬风帆。
5.《人生道路诸阶段》
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以丹麦童话式的口吻讨论了人生道路的诸阶段,即审美阶段、伦理、宗教阶段,还原一个真实的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要我们面对主观个体的生存感受去选择自己,他要我们穿透审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幻象和愉悦之后,去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幸和痛苦,进而认识到伦理生活的局限。
6.《生活之路》
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绝笔之作。
一部关于信仰、灵魂、爱、幸福、生命等永恒话题的经典之作,一位伟大文学家对人生、社会的最后思考和总结。
阅读托尔斯泰,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这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启示,是开往广大宇宙的一扇门。托尔斯泰并不向那些思想上的特权者说话,他只说给普通人听。他是我们的良知。
——罗曼·罗兰
托尔斯泰是惊世骇俗的圣者。这部作品虽文字简短,却是知识的积淀,智慧的浓缩,可谓一字一珠玑,一句一真谛。
——托马斯·曼
19世纪全世界的良心——世界上最真诚的人。作为作家,他严肃地探索人生、追求真理,不休地跟自己的各种欲念作斗争。
——巴金
托尔斯泰是极富个性的“思想的艺术家”。一个在新的时代生活的激波巨浪中紧张探索,并把自己的精神血肉深深地融入作品的艺术家。
——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以其纯洁的道德感耳闻目睹周围生命,以其独特的心灵辩证法审视社会生活中之芸芸众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
7.《培根论说文集》
英国的《论语》
其论题同样涉及修身、处世、教育、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培根论说文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8.《人性论》
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
关于认识、人性、道德的经典著作,“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悲伤和失望产生愤怒,愤怒产生妒忌,妒忌产生恶意,恶意又产生悲伤,一直完成整个一周为止。
在这一切吵闹中间,获得胜利者不是理性,而是辩才。获得胜利者不是持矛执剑的武士,而是军中的号手、鼓手和乐队。
——休谟
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9.《托尔斯泰谈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我们提出让生活变得幸福这一问题时,实际上我们已经承认,我们的生活常常是不幸福的。
“幸福”究竟是什么?
生活即幸福。
托翁从信仰、良知、爱、希望、思想、真实、苦难、死亡等方面揭示生活的真正价值所在,公开幸福生活的秘密。
幸福之所以成为问题,或者难题,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陷入巨大的欲望之中。人怎样才能克服欲望,使精神追求摆脱欲望的压制,得到最终的幸福呢?
10.《人类幸福论》
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卓越的文献之一。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英国工人们最喜爱的一本读物。
幸福在于对某种东西的追求,而并不在于拥有它。
本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约翰·格雷的代表作,写于1825年。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对幸福的看法,认为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是对物质的需求还是对精神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因而都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造成的。因此,他利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尖锐地批判了地租和资本的剥削行径,要求把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全部归还给他们。格雷的这一宝贵思想,曾受到马克思的赞扬。
11.《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
古典时代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
西塞罗总结自己一生从政、交友、问学的经验,启迪现代人安身立命的经典之作。
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除智慧以外,友谊是不朽的神灵赋予人类最好的东西。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在朋友间的相互亲善中所能见到的安逸,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无论走到哪里,友谊永远在你身旁。它无处不在,而且永远不会不合适时宜,永远不会不受欢迎。
时年62岁的西塞罗总结自己一生从政、交友、问学的经验,对友谊、责任、道德准则、老年乃至个人与国家利益等人生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三论说理透辟,词采丰赡,是古典时代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两千年来一直广为传诵。睿智、正义、勇气、节制是贯穿于“三沦”始终的一个基调,给予了现代人许多安身、立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