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读书,折射出一个人的品位~

Reading, Reflects A Person's Taste~

2023-05-31 19:34
读书,折射出一个人的品位~
  • 作者:虞洋

根据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不同阶层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读书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如今被越来越多地问起。在知乎社区,话题“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有26万的关注者。另一个镜像话题“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没用?”只有1万多的关注者。关注者数量相差悬殊,能看出读书依然是被社会主流认可的行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文化消费行为,从你的文化消费品位,就可以看出你所在的社会阶层。读书作为被社会主流认可的行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恰是判断人阶层地位的重要标准。许多人将奢侈品作为彰显身份的标志,其实书籍也具备同样的功能。

读书,折射出一个人的品位~

布迪厄的社会地位空间/生活方式空间图形(点开查看大图)

阶层与阅读时间的关系

根据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6万人的调查显示,不同阶层的阅读量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支配阶层的平均阅读量是4.49本,中间阶层是2.31本,劳动阶层是1.29本。从风险比来看,中间阶层读书的概率只有支配阶层的73.62%,劳动阶层读书的概率则只有支配阶层的58.54%。

更大的差距是在年龄上,劳动阶层只在2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较大的阅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越来越低。支配阶层的阅读量却在65岁达到高峰。阶层属性越高,在文化消费选择上越倾向于读书。

在布迪厄眼里,大学教师、高级国家公务员、大企业老板、艺术家、作家等属于统治阶层,工人大众则是劳工阶层,处于两级之间的技术人员、中小学教师、文职人员、医生、媒体从业者等是中产阶层。

与阅读量相对,劳动阶层和中间阶层,在电影、电视上投入的时间,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长。从调查结果来看,二者是相反的关系,每周看电视、电影时间越长,读书的概率就越低,看电视、电影的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读书的概率就要减少将近2%。读书和看电视、电影,虽然都是文化消费,但由于它们对消费者情感卷入程度、文化解码能力和思维想象空间的要求不一样。就像多油多辣重调味的食物吃得越多,口味越重,就无法再接受清淡的饮食习惯,对食物原材的鉴别能力也越来越低。电视/电影的感官刺激强于图书数倍,看多了电视/电影,注意力、潜心阅读的能力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对于上述结论,很多人会表示质疑。比如:劳动阶层和中间阶层工作时间更长、工作量更繁重,没时间读书,当然阅读量小。但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工作时间和阅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是否读书并不与工作时间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工作时间忙”其实只是不读书的一个借口而已。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读书,但这些抱怨的人闲下来,也不会真正去读几本书,而是将时间挥掷在其他领域,比如微博、电影、电视节目,甚至更具刺激性的小视频、游戏。

诗和远方的隐性要求

为什么读书就是比看电影、电视更高级的文化消费品位?文化消费品位分为三种,合法品位中间品位大众品位,依次对应支配阶层、中间阶层和劳动阶层三个等级。读书是属于支配阶层的合法品位,而电影、电视则属于劳动阶层的大众品位。品位的判定取决于其主要实践阶层,阶层属性越高,在文化消费选择上越倾向于读书。合法品位是社会成员模仿的对象,被所有社会成员认可。拿着一本书摆拍,其本质和拎着名牌包包炫富是一样的。因为对于这些炫耀的人来说,书籍和名牌包是高于自己阶层属性的东西,需要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形象。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7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但不同社会阶层在图书的选择上具有非常大的差别。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一书中将美国分成九个社会阶层,作者认为上层阶层低调、平静、追求自由、随意甚至对周遭似乎有些淡淡的漠不关心,而下层阶层则大喜大悲、性情粗犷讲究实惠,在图书选择上也是遵循他们各自的阶层特点。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代表着美学和自由,这恰是支配阶层合法品位所拥有的两个重要秉性。比如诗所体现的美学性情,即那种超然的、距离的、随意的性情,它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客观条件内化的产物,它首先要的是对于生活紧迫性的摆脱。经济基础达不到中层以上水平,受困于衣食住行的开销,焦虑、紧迫、束缚的感觉难以摆脱,很难获得真正的美学性情。所以高晓松所言的诗和远方,不知让多少人心驰神往,但只有支配阶层能真正实践。大多数中间阶层和劳动阶层还是要受困于无处不在的焦虑和难以摆脱的苟且。在图书选择上也是如此,阶层越高,读书的功利性越弱,越倾向于做所谓的“长线投资”

“学习,该是读看不懂的东西”

很多人喜欢将读书称之为学习。台积电老板张忠谋年轻时,周末在餐桌上看报,看了一早上,父亲问他读的什么?他说:“纽约时报。”“为何要读那玩意儿?”“学习呢。”他父亲骂他:“那不叫学习,学习,该是读‘看不懂的东西’。”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阅读轻松的书来获得提升,未必不可以,但一定是事倍功半的。读书和思考和表达是连在一起的,读书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养性”,通过“练脑”来“养性”。如果省略了初次摄入的过程,虽然节省了时间,也同样失去了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汪丁丁在《为什么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中讲了一个故事:剑桥学者拉姆齐去采访天才维特根斯坦,第一天谈话结束时,维特根斯坦问他听懂了吗,他回答没有听懂,希望次日继续谈话。维特根斯坦表示:他不会为了让眼前这个年轻人听懂而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第二天再采访,他也只能完全重复这一天的表达。汪丁丁认为:“一流知识之所以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是因为它只服从根本重要性的准确表达,它绝少服从愿意付费的大众根据市场交换原则而预期的通俗化标准。

所以通过“十分钟速读原著”“五分钟让你了解经典”或者“***带你读懂原著”等方式来读书,一是在能力培养上效果较差,二是书中的内容经过二次传播会丢失掉很多有价值的部分,甚至曲解作者的本意。主持人窦文涛在”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对马未都等嘉宾说:“像咱们这样的人,不需要工业社会为咱们生产什么文化产品,(咱们的)精神需求自有去处。”

读书,折射出一个人的品位~

回到开头知乎的那个问题: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很多答案是书籍中的知识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获得最高赞的回答却是:“一上空间就能看到有些小学同学,(他们)分享的文章强调读书无用论,比如某学渣a和学霸b从小长大,长大后学霸b在a妈面前夸自己小孩北大毕业找了份工作月薪多少万,而a在考虑的是要不要雇佣b。还列举诸如宗庆后没念大学成首富,盖茨大学退学成首富之类的话。我觉得读书最有用的地方在于,就是幸好没和这群人混成一片。”读书的最大用处是,让人看到突破阶层束缚的可能或者给人自己属于更高阶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