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起源于惊奇,早期哲学家对许多大自然的现象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存在疑惑,为了脱离无知,他们开始主动思考:“为什么事物会存在?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我们为什么而活?”
有人认为哲学的另一个起源是人类意识到了自身必将到来的死亡。随时可能逼近的终点制止我们日复一日过着毫无疑问的生活,逼迫我们反躬自省,决定人生真正的要务所在。
以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特征在于自然本能的消退。这迫使他以理性的规定取代其他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但这同时表示他得到了主宰自我的自由。这样的存在者必须不断对自己的存在与行为实践的基础作出理性的反省。
“人类这种存在者想要的总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他的能力又总是超过他应该的范围。”(维克勒)
哲学问题与每个人都有关,哲学思考是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根本作为。因此,每种哲学都可以理解为康德定义下的启蒙:
虽然哲学无定论,但哲人们从未停止对哲学的认识,下面选录几个作尝试性的描述:
“哲学的起点是人,一个想在其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谜团中寻找方向的人……试图在世界的万花筒里辨认出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准绳。”(雷波勒)
哲学可以界定为“为世界赋予理性的有方法而契而不舍的努力。”(霍克海默尔)
“以今日惯常的用法来看哲学,意思是指科学地处理与世界认识及生命的智慧有关的一般性问题。”(文德尔班)
“哲学家不能算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哲学家也不是一个可供他人师法的有形理想,一个哲学家存在的方式便是追求成为自己。”
对于哲学的根本问题,柏拉图认为是真、善、美。到了近代,康德认为哲学应解决这四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其他的每一个问题。
与个别科学不同的是,哲学的目标不是自然界和社会方面的某一领域(生物学:生命;化学:物质的组成),而是一切的存有,旨在发现事物的本质与关联网络,并为人类发掘意义与价值。
单项科学从不可后退的特殊预设出发,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尽最大可能追求无预设的立足点,其方法与对象皆非现成,而是有待它自己重新决定。
随着问题与对象范围的不同,哲学也被划分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形而上学、逻辑学、历史哲学、自然哲学、语言哲学、法哲学、科学哲学等。可见哲学内部是有很多分支的,有些人还以为哲学就是像心灵鸡汤一样的人生大道理,这是对哲学的误解或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