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儒风君
老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庄子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古人不可言说的思想精华都已经随着肉身死亡而逝去,现在我们读的书,不过是剩下的糟粕而已。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实践,层次越低的人,才越迷信读书。
1
要读书,更要行动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只是知道却不行动,那么就不能真正知道。
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也是现实中的经验和感觉。
鞋子合不合适,穿上试试才知道。
梨子是酸是甜,自己尝一口才知道。
《传习录》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弟子说:平时照着先生的法子修心,心灵安静澄澈,但是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心里就乱了。
王阳明回答他:只有历事才能练心,一个人只有在事情上磨炼,才能真正内心强大,获得成长。
赵括年少熟读兵书,在沙盘上,把他爹说得哑口无言。
他空有一肚子的理论,但却毫无实战经验。
赵王把兵权交给他,他转眼就把四十万赵军带入火坑。
《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里的学习是学习和实践的意思。
学习知识,并且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知之,不如行之。
走向生活,付诸行动,才能实践出真知。
2
要读书,也要交友
老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好的朋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拓宽眼界、提高修养。
所以一个人交友的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陈道明当年拍完《围城》之后大火,成名之后,有些忘乎所以。
直到有一天,他拜访了钱钟书。
一番交谈之后,陈道明才发现自己有多“无知”。
在这位大师面前,自己什么也不是。
而这位大师的人生态度,更是让他折服。
钱老盛名在外,但是家里却极为朴素,没有电话、没有冰箱、没有电视,只有书香和药香。
除了少数时间药锅子的声音,其他时间安静,宁和。
这样一份简单而沉静的生活状态,震撼了陈道明。
他一下子在外界的吹捧中清醒过来,开始学习钱老的生活方式。
他推却了无数邀约,在家弹琴画画读书,为妻子缝制皮包,做一些有趣而无用的事。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他选择隐身,让自己安静下来,专注于内心,专注于自己。
也正是这份“内功”,让陈道明没有迷失在娱乐圈的名利场中,从“刘邦”到“陆焉识”他的每一个角色,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一个层次高的朋友,一两句话,就能让人茅塞顿开,胜过多年苦读。
苹果创始人曾说:他愿意用自己毕生的科技与财富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郑板桥说:如果与徐渭同时代,自己甘愿当他的门下走狗。
高人的言传身教,是读书没法相比的。
书里的文字是死的,但是那个卓然丰沛的灵魂,却能给你带来最直观的感受,让你受益匪浅。
3
不要迷信读书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但是却不能一味迷信读书。
《庄子·天道》有个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做车轮。
轮扁吐槽齐桓公读的是无用的糟粕。
齐桓公不服,让他说出理由。
他说:我做轮子,下手慢了就会松动,下手快了就紧涩,要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
这其中的奥秘很难用语言传达,连我的儿子我也没法告诉他。
古人与他们不可传授的心得都已经消失了,所以你读的肯定是剩下的糟粕了。
一个人要喜欢读书,但是更要知道书本的局限。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著作,《论语》是后世学生编撰而成。
老子在守将恳求下,也才留下五千言,由守将整理出《道德经》。
就连西方的《圣经》,也是耶稣死后由门徒整理而成。
不立文字是圣哲的传统,在他们看来,文字不只是传承,也是限制。
读书不如言传,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实践。
圣人的思想不是在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悟出来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味读书而不实践,读再多的书也只能是个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