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尼采:超越颓废,生命的自我康复

Nietzsche: Beyond Decadence, The Self-healing Of Life

2023-05-31 19:53

尼采在哲学上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引起了当代医学家和医学哲学家的兴趣。现代医学受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把健康理解为一种规范概念,认为生命的健康是一个标准问题。健康就是符合正常标准,疾病则是偏离标准。

尼采:超越颓废,生命的自我康复

文/朱彦明(原标题为《尼采:疾病、健康与哲学创造》)

  哲学史上不少哲学家讨论过疾病和健康问题,甚至赋予哲学某种治疗的作用。尼采基于对健康的渴望,创造了一种肯定生命的哲学;并以这种哲学为视角,重估那些否定生命的传统哲学、宗教和道德。

  渴望健康:肯定生命的哲学

  尼采小时候患有眼疾和头痛的疾病。34岁时,他的健康恶化,不得不从瑞士的巴塞尔大学辞去教职。他甚至怀疑自己能否挨过父亲去世的年龄(36岁)。此后,他一边与病痛作战,一边不停地写作。严重的偏头疼、呕吐、失眠常折磨得他数日卧床不起,但他也有生命力恢复后的兴奋和狂喜。这种从病痛到康复又从康复到病痛的周期性的发作和重演,锻炼出了尼采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在病痛的折磨中,尼采渴望健康,并把这种渴望变成一种哲学创造。人应当在逆境中勇敢走出自己,自我克服。这也是尼采的自我康复之路。首先,在身体上,他有消化系统衰弱的问题,但是医生查不出原因。他有严重的眼疾,几乎有失明的危险,但是有时候生命力少许增强,视力又神奇地恢复了。这使尼采坚信,他不是一个典型的病人,而是一个总体上来说健康的人。为了实现自我康复,他甚至不再指望医生,而是依赖自己,即他所谓的“自我防卫”。比如,他关注营养问题、居住的地点、环境、气候状况、食物的平衡以及消化问题等。他不认为这是人们所谓的生命“琐事”。相反,他将之看成健康生命的根本前提。这是他的哲学选择以身体和生理为出发点的原因之一。

  尼采精神上的自我康复,是摆脱瓦格纳的影响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他早期追随瓦格纳,后来他从瓦格纳身上看到一种颓废征兆,一种时代的病态。瓦格纳的音乐缺乏强大的生命力,手段强制了目的。从追随瓦格纳到与之决裂,尼采一度精神崩溃,这几乎与他的健康恶化同步。在生命的低潮,他写下了《漫游者及其影子》,将自己描绘为一个“幽灵”。但是,尼采没有因此沉沦下去,他在孤独漫游中重新发现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自由和快乐的“精灵”。《曙光》、《快乐的知识》以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尼采走向自我康复的标志性著作。这段时间,他好像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不仅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即用格言、警句来表达思想,创造了带有乐感和节奏的句子,而且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

  所以,尼采哲学传达了一种自我克服和自我康复的精神。这种哲学,不是在身处逆境时悲观绝望,使人贫乏和泄气的哲学,而是追求健康的哲学,昂扬向上的哲学。他把生命看成是一个整体,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前提。身体的健康要先于灵魂的健康,后者只能理解为前者的结果,没有身体和生理的基础,谈论“理想主义”、“忘我性”,都是生命贫血的征兆。生命的价值不容低估。尼采从这里形成了对疾病和健康新的领悟和理解。以前哲学上对疾病和健康的解释,都是把疾病与健康对立起来,认为疾病是人身体的缺陷。哲学家追求的健康,就是能够摆脱外在干扰的内心平静状态。尼采认为,疾病与健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健康不是不生病,更不是害怕生病,而是生命战胜疾病的能力。所以,疾病不是与健康对立的东西或人的缺陷,而是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尼采:超越颓废,生命的自我康复

  超越颓废:生命的自我康复

  如果说健康标志着生命自我克服的能力的话,那么疾病就是这种能力的虚弱或颓废状态。传统哲学、宗教和道德,也给生命开出了药方,要求“医治灵魂”,认为灵魂的疾病比身体的疾病更严重。但是,它们的药方却常常反对人的自然本能。

  苏格拉底把理性与本能对立起来,柏拉图将超感性领域看成是“真实世界”,尼采则反其道而为之,认为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大理性”。对基督教的挑战,尼采的典型命题是“上帝死了”,如果人信仰的外在权威不存在了,生命的自由和无辜就会被恢复。对于道德的视角,尼采则提倡非道德主义和反道德主义,这不是说他不讲道德,而是主张一种自然主义的、肯定本能和欲望的道德。这些“颠倒”均立足于一种肯定生命的哲学视角,用健康的哲学视角来“俯视”价值。

  而重估一切价值,也指出了生命的新方向。生命应当超越自身,以超人为目标。超人是对历史的、现有的人的超越。人类需要新的价值,需要自我强大起来。所以,生命需要超人的目标,需要自我超越,需要超越迄今为止的颓废状态。尼采的超人与其说是一个实体形象,不如说它标志着人的自我超越的活动和过程。可以从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上来理解自我超越。既然疾病可以作为健康的兴奋剂和刺激物,那么生命的痛苦也是值得的。他的“爱命运”,肯定的是生命全体,或整个生命链条。正如他相信一个典型的健康的人是可以战胜疾病走向健康一样,他也相信整个生命链条能够自我克服和自我康复。从自己的经历,再到整个的生命链条,尼采的思想都是一以贯之。总之,他的哲学不仅带给人对生命现状的反思,也让人充满对生命未来的渴望。

  健康或病态: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不同

  尼采在哲学上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引起了当代医学家和医学哲学家的兴趣。现代医学受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把健康理解为一种规范概念,认为生命的健康是一个标准问题。健康就是符合正常标准,疾病则是偏离标准。比如,糖尿病患者,就是以其血糖的数值来认定的。后来,现代医学吸收了人文主义观点,产生对疾病和健康的新认识。它不再片面强调规范标准问题,而是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健康不再被认为是符合正常规范的问题,而是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建立动态的平衡的过程。所以,健康的人是能够自我创造并生活在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换中,而所谓的“病态”,只不过是在一种有限范围内适应环境。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病态的”,都只是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