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
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智者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有一句歌词叫做“计较太多人易老”,“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朋友初涉社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她很喜欢,兼具挑战性和稳定性,长远看来也挺有发展潜力。
她十分庆幸自己的好运,和同事混熟后,更觉得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很不错。
一天,她和同事在聊天时,一位比她晚进公司的同事问她月薪多少,两人比较之下,她发现自己比同事的月薪少了一千元。
“那个同事比我晚进公司,工作能力又没我强,月薪竟然比我高!真是太过分了!”她生气地说,从此上班也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心情。
她有种被打败的感觉,就连原来因为尽全力达成目标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踏实感也弃之不顾。
那一千元夺走了她的自尊、内心平静和自给自足的快乐。所有的事都没有改变,只因为她觉得自己比别人“少了一些”。
我们终日计较自己“够不够多”,而忽视你内心真实需要的那份快乐。相反,如果我们解开了这个结,可能会过得更轻松、更自由。
有生活智慧的人,
会有所不为,
只计较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并且知道什么年龄该计较什么,不该计较什么,
有取有舍,收放自如。
十岁时,应该不再计较家里给的零花钱多少,不和别人家孩子比穿名牌服装。
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比穿,还情有可原,年纪到了一个“整数”,就该懂事了。
如果家计艰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应该知道父母挣钱不易,纵不能“提篮拾煤渣”,也不可再给爹娘添堵心事了。
二十岁时,该不再计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再计较父母的职业。
十几岁时,会和别的孩子比家庭出身,比父母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也是人之常情。
但到了“弱冠”之年,尚无自立之志。出身贫贱而自卑,老觉得抬不起头来;出身豪富的还处处依靠父母,在家庭荫护下养尊处优,那就离纨绔子弟不远了,会一辈子都没出息。
三十岁时,已成家立业,为人父为人母,有了几年家庭生活的经验。
丈夫该不再计较妻子的容貌,深知贤惠比美貌更重要,会过日子的媳妇比会打扮的媳妇更让人待见。
老婆该不再计较老公的身高,明白能力比身高更有作用,没有谋生能力的老公,纵然长成丈二金刚,还不如卖烧饼的武大郎。
四十岁时,该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谁爱说啥就说啥,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五十岁时,该不再计较无处不在的不公平之事,不再计较别人的成功对自己的压力,不再觊觎他人的财富。
半百之年,曾经沧海,阅人无数,见惯秋月春风,不再大惊小怪,历尽是非成败,不再愤愤不平。
六十岁时,如果经商,该不再计较利大利小,钱是挣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态平和对自己身体有好处。
如果从政,该不再计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个样,都成了退休老干部。
如果舞文弄墨,当不再计较文名大小,文坛座次,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要心情愉悦,有感而发就行了。
七十岁时,人到古稀,该不再计较。得东西更多,看淡的事情更广。
年轻时争得你死我活的东西,
现在只会淡然一笑;
中年时费尽心机格外计较的东西,
如今看来已无关紧要。
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