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了,如果你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国家智囊团人员,那么这些书会适合你的。
大家好,我是小游。
上次给大家推荐了一期“搞懂中国社会运转逻辑”的书单,有朋友让我展开讲讲,今天来了。
我为什么喜欢这类书,不是单纯对制度和历史感兴趣,而是因为,这些人展现的处理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也就是高超的政治智慧。
最厉害的领导者是什么样子?调动资源,协调关系,解决问题,应对危机等综合能力极高的人。
我就在这样的社会机制下生活,所以能够让我看到自己的困境,难题,看到每天上演着的事情都在惊人地重复,有章可循,就会有了新思路,直接应用于实践。
此谓“中国社会的运转逻辑”。之前给大家推荐过书单,但是没有展开讲,今天来谈谈。
《中县干部》《县乡中国》《中国社会治理制度逻辑》,还有温铁军老师的《八次危机》《我们到底要什么》《解构现代化》,以及《置身事内》这类经济学的书,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很大部分的重合。
因为生产力关联的经济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提到发展经济,就必须要讲地方政府财政行为,政令通行的问题,自然延伸到了制度逻辑。
你可以一下放得很宏,也可以一下限缩的很小,这就是经济学视角看改革开放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这条主线逻辑,不同的书只不过是在用尺寸不同的放大镜去观察而已。
今天以我认为最有趣的微观视角,以《县乡中国》这类书为例:
微观世界生机十足,铺开了写能写很多论文。但我观察,经过无数的归纳和概括最终会回到一个点,到了最抽象,最本质一层,精髓就是矛盾分析和辩证法。
但凡解决好的问题,都是对这两种方法运用的炉火纯青。
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研究基层呢,难道不是中央级别或者地方大员的视角去看更刺激吗?
确实不是,站得越高,就成了发政策和搞视察,对于他们本人而言,都难以洞见事情的整个发展阶段,而且还存在深刻的“想象与现实的差异”。
但基层干部在一线,更考验智慧,尤其实践智慧。
因为基层的基本原理是,直接解决问题,能力强就解决的好。
要和别人一起共事,就要了解对方,了解相互的支持和掣肘,以尺度合适的平衡共处,才能共同成事。
而越靠近权力中心,则无论是谁都无所谓,因为,我们的智囊团是确定的,一切都是下级在执行和解决了。
要做好这件事,就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通常就要运用辩证法。也就是既要管,又不能过度。该强就强,该弱就弱,动态地考察全局。
如果管多了,他就会累死;如果管少了,不均衡发展,他就会被部门、各科室针对;他要有自己的判断;
任务总是时间紧任务重,完全按照领导指示往往绕过某些程序,面临法律风险;拒绝执行也不行,如何两全?
要调度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县乡干部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政绩,还要自保以应对上级的检查。
如何才能最高效率地做成事情,让别人配合自己?
我想,这些极致灵活的难题,在解决日常问题上非常简直是降维打击。
我认为最精妙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理清各种矛盾和运用辩证法达成平衡。
比如,为什么基层领导没有意愿去查贿选?你去分析各方的矛盾,就会发现他们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相同的困难,相同的利益,是个利益共生问题。
要他们严查贿选,是和他们的矛盾相反,不沾边的。当然不会和你站在同一战线,配合你完成想做的事了。
所以如果你要让别人和你站在同一阵营,就要分析他最怕什么,他和你的利益有没有重合,才有可能一致对外。
查贿选有可能延误选举,选举前春节期间存在大量礼尚往来难以查证,向上举报只能到县乡一级结束,抓过头得罪地方势力派他们就会掀翻选举,把事情闹大,然后自己被问责。而自己唯一在乎的就是选举要如期进行。
而且无论是地方那个富人被选,他们都要听从自己的领导。贿选的主要目的就是富人开始拓展自己的政治影响,要将自己社交圈的质量提高,要为自己的企业获得政界的优势。
而这些人在当地的势力很深,在解决一些在县乡看来很棘手的群众问题、钉子户问题上很有一套,减少了自己日常的工作压力。
所以,他们对这件事的限度就是,只要不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或者发生社会事件,就不要动真格去管。
你去试着分析一下这件事的逻辑,这件事中各方的人都是怎么想的,就能锻炼这种思考方法。
也就是,用动态的眼光,用联系的视角去看,用全局的眼光,有主次分级地看事物,而不是孤立,静止的看问题。
不站在一定高度,就综合不起来,就无法剖析这件事过程中各方的矛盾,看不到、无法兼顾解决矛盾,
要么是无法全面看待事物,决策错了;
要么是做不成这件事,无法执行自己的想法,解决不了。以为没法整合足够的资源,了解他们的想法,兼顾他们的利益,获得他们的支持。
你以为我在谈所谓的体制内生存哲学吗?这其实是最细枝末节,不值得说的。
这件事的原理其实非常朴素,完全不必局限在体制内,在我看来,这是任何实干家都要掌握的东西。核心就是,只有你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获取别人的支持,才能做成一件事。
如何增强能力,那就是用学会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法的思考方法,在生活中有两个词就可以概括:
站在更高的视角和实事求是。
更高的视角就是,分析理解时统摄全局,分析这件事处于发展的哪一过程;
实事求是即是,有非常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被众多干扰信息所打扰,从而快速的准确的将问题的解法选出来。
为什么《人民的名义》里,组织派省纪委田国富这种高官下场彻查汉东省小帮派问题,半年了却石沉大海,因为他察觉到了危险。周围的人都摸不清是什么派系,搞不好还有眼线,让自己迅速暴露然后先被搞垮。所以蛰伏了半年考察形势,收集证据。
直到上层又派了侯亮平、沙瑞金来,他觉得力量对比扭转,自己安全了,于是立刻向权力靠拢,把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全盘托出。
我热衷于从这些每天面临巨大难题的基层实干家,还有书中的改革家身上学习,再回到自身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自然站得高了。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