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内省与外向: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根源不同

Introspection And Extroversio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Have Different Roots

2023-05-30 23:47
内省与外向: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根源不同
  • 作者Miss Miaow

闲来无事在家里闲思。偶然读到孟子的一句话: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是以如是其急也。”

——《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别人溺水或者饥饿,就如同自己溺水或者饥饿一样,这种关怀别人、同情别人的着急心情就像是自己遇到了灾难一样。

初读这几句的时候,我被感动了,而且感到一种熟悉和亲切。这种熟悉和亲切,就是一个中国人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的熟悉和亲切。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对,就是那味儿!

什么味儿?一股子装神弄鬼、感天动地,感动自己,却感动不了别人的老坛酱油的味儿!

这种味道,在《孟子》中特别明显,后世还有一个,张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调子都很高。

其实,这种境界,我不是不能理解,因为,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但是,我没能继续“虚伪”下去。我有了觉醒,有了批判,有了独立的思维因而不盲从。

我认为,这种思维,害了很多人,不仅害了身边人,荼毒了年轻人,还祸害整个社会。多少没人性的家伙,都是从这种调子来的。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西文化的差别这么明显?民族性的差异如此之巨大?

经常思考这种问题的冲动,和我的另外一个冲动一样频繁而且明显:买个大房子,建个图书馆,不要出门了,就在里面看书、思考和不停地写作。

这两种冲动,时刻在我心中蠢蠢欲动,经常暴露出来。

就在今天早上,这两个问题又都冲动了出来。今天是藉由孟子的契机,因为我要搞清楚中西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差异性,那就得从源头去追溯,那就得去看很多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如果要系统地思考,知识的储备,一定是读完一个图书馆。

但也许回答现在的这个差异的问题,从孟子的这一句可以有一个简单的回答:那就是中国人过于依赖内省和对内在的自我要求,而西方更多地是向外地探求。

当然更进一步的追溯,为什么会如此?简单的回答是:中国人安土重迁,行动和思维拘于一隅,那当然更多的是内省了。而西方人更喜欢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断地向外开拓,那必然需要更外向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中国人安土重迁,而西方人广阔天地?

因为中国人农业种植业社会,自给自足,不需要动;而西方人土地狭隘,不出去探求,就没有出路。被逼着出去各种活动,去外面做生意,做去殖民,抢土地,抢资源,反而开创另一番天地。

通俗地讲,锅里的资源就算能吃饱,也是有限的;只有锅外面的世界,才是无限的。

如果不去扩大这个锅的界限,社会整体就变成了“搞人”,而不是做事。后续所有的差别,就从这一源头的差距开始了。

内省动机的弊端是什么?就是其实没人能真正看懂别人的动机。

甚至时间久了,自己都会忘记自己的动机。

相反,动机论却给了小人祸害他人的机会。因为,小人会逼迫别人,亮出自己的心。

就像《让子弹飞》里面小六子剖腹取粉一样。坏人从不做这种“蠢事”,却会让好人去剖开自己的肚子去亮明“心迹”。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好人是怎样的?就是比坏人更“坏”、更奸滑、更有手段和头脑的人。

而不是愚蠢地去亮明动机的所谓善良人。

由于中西文化的这些根源上的差别,以至于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总是拣那些和自己相似的、符合自己原本 口味的东西去吸收。科学和启蒙在中国推行了那么久,其实我们学到的还只是外在的皮毛。因为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我们始终没有能接受。我们能接受的,始终还是那些模糊和神秘的东西。

有多少人,在遇到事的时候,不是求助于鬼神、良心和侥幸,而是依靠看起来冷冰冰却用事实说话的科学和理性呢?

特别声明:以上都没有诋毁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意思,只是说动机论这种思维弊端很大。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也被先贤的情怀和境界感动,常常热泪盈眶,但我始终觉得,感动之外,还需要一些思考和批判,以便在新的环境和时代里可以把先贤的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