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现在的小学生在作文开头也常来一句“光阴世界,日月如梭”,可见得人生短暂的感慨,古今皆无本质差别。而我们常说的“人生有限”,实际上是从物理或生物时间上说的,就此而言,人长寿不过一两百岁,跟永恒的时间相比实在如白驹过隙,沧海一粟。
不过徒然感慨人生有限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人人都拥有一天24小时的物理时间,不会多也不会少,很公平。所以就像卢梭所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至于怎样活成“最有感受的人”,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其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中为我们作了充分展示——也许是古往今来最精致的艺术展示。
1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传记资料显示,他生于1871年7月,死于1922年11月,享年51岁。就这个年龄来说,普鲁斯特已经称不上长寿,加上他从九岁开始就得了慢性哮喘性,“虽然不是废人,却年纪轻轻就成为病人,每年有一定时间必须闭门谢客”,所以尽管出生于巴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生活区域仍然非常有限,基本局限于生活的小城、巴黎社交圈子、名流沙龙等法国上流社会的一角。而大约从三十五岁开始,普鲁斯特的哮喘病加重了,他只得常年生活在一间门窗经常紧闭的房间里。新鲜空气会导致疾病来袭,所以在生命最后的十五年里,他几乎足不出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所以普鲁斯特作为一般健康人的社会经历,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年。可就是这三十多年看似平凡的人生经历,成了普鲁斯特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
或许还要感谢疾病和身体的不幸。正是哮喘病加重的最后十多年,普鲁斯特创作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这部篇幅长达(翻译成中文)220多万字的“巨无霸”小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在顽强地修改《追忆似水年华》。临终前,普鲁斯特怀抱书稿,满脑子都是他笔下那些人物的游魂。这已不仅是热爱,而是艺术家与创作作品已然浑然一体,难分难解了。
2
尽管一开始《追忆似水年华》也难免被一再退稿的命运,作者只得自费出版第一卷,但,是金子终会发光,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由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美国《时代周刊》入选的所有时代最伟大的100部小说中,《追忆似水年华》名列第四。如果说光看文学榜单有些抽象,名家对《追忆似水年华》的推崇就更显其文坛地位。
法国传记大师莫洛亚:“对于1900年到1950后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了。”
英国文学大家毛姆:“就在我们这个时代,法国产生了一位堪与历代大师媲美的伟大小说家。那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我自己就曾说过,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纪德:“普鲁斯特的文章是我见过的最艺术的文章。艺术一词如果出于龚古尔兄弟之口,使我觉得可厌。但是我一想到普鲁斯特,对于艺术一词就毫不反感了。……我在普鲁斯特的文章风格中寻找缺点而不可得。我寻找在风格中占主导地位的优点,也没有找到。他不是有这样那样的优点,而是一切优点无不具备。”
纪德本身是位很高傲的作家,像罗曼罗兰这样的优秀作家都不入其法眼,却对《追忆似水年华》推崇备至,足可佐证普鲁斯特的大手笔。
1990年版《追忆似水年华》电影
3
如今,像“红学”“莎学”“歌德学”一样,研究普鲁斯特及其《追忆似水年华》也成了一门“显学”,其文风之精妙,意象之繁复,涉及主题之宏阔,结构之犬牙交错,描绘人物之多之形象,要想在一篇数千字的文章内把它彻底讲清楚是不可能的。严格说,欣赏《追忆似水年华》,读再多书评也不能取代对原著的阅读。毕竟,第一流文学作品的伟大,是由其看似琐碎的成千上万的细节和谐构筑的。我们只有潜入到普鲁斯特的海洋里,才能发现那丰富的精神“矿藏”。
当然,正如《追忆似水年华》的中文翻译者周克希先生所说:“人生短暂,普鲁斯特太长。”所以任她弱水三千,独取一瓢,我们可以先从作品最重要的,最使作者魂牵梦绕的主题——时间——窥探普鲁斯特的“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规模庞大的小说,共七大部分包括《去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其中,第6部和第7部在作者死后发表。每部分下又单独成卷,每卷下又分不同章节。
说《追忆似水年华》庞大,并不是说它真的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以文字形式再现了五光十色、洋溢着物质财富的巴黎,与巴尔扎克的手法不同,普鲁斯特走的是一条“内在史诗”的道路:不着眼于外部事物的精雕细刻,而以叙述者“我”的内部视角将自己一生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所闻等和盘托出,娓娓道来。若以情节精彩而论,《追忆似水年华》远不能和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相提并论,它也没有遵循小说惯常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情节。事情的进展在《追忆似水年华》里面就像平静的河水一样迂缓。除故事套故事、回忆与现实交叠的叙述外,作品还包含有大量的联想、感想、议论等。从情节上看,这就像一棵主干不突出又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回忆童年、家庭生活、社交沙龙,还是探讨爱情、艺术、直觉等,作者都将它们囊括在“时间”这一主题之下。所以有学者认为,《追忆似水年华》贯穿始终的主人翁就是“时间”。
4
小说因时而起,又因时而终。但不同于传统按照物理时间的先后顺序方式讲述,普鲁斯特以“内在时间”或曰“心理时间”的进程来讲述自己的“似水年华”。其背后的理念,主要得益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要言之,生命就是绵延和记忆。
以柏格森“生命哲学”为基,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开创了经典“意识流”小说的讲述方式: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往昔岁月,从而获得灵魂的升华。这常被学者认为是一种创新表达,但实际上这是作者为了把握“心理现实”而作的自然表达。
5
普鲁斯特指出:“一种文学如果只满足于‘描写事物’,满足于由事物的轮廊和表面现象所提供的低劣梗概,那么尽管它妄称现实主义,其实离现实最远。……一小时不仅仅是一小时,它是一只装满了芳香、音响、打算、气氛的花瓶。我们所说的现实,就是同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那些感觉和记忆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独特的关系,作家只有发现它,才有可能用语言把两种不同的存在永远联结在一起。”《追忆似水年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这一创作观,他尝“玛德琳蛋糕”勾起的长达八十页的回忆就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片段:
类似的片段《追忆似水年华》里比比皆是,比如希尔贝蒂娜这个名字,童年卧室光线的微妙变暗,沙龙里突然响起的熟悉旋律等不一而足,一下子就勾起一大片有关往昔的回忆。普鲁斯特以此表明: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能看到普鲁斯特对往昔生活进行巨细无遗描写的深刻用意:
这是艺术式的时间观念:时间仓促而去,记忆却能最大限度地弥补我们只能经历一次的缺憾。不同于面向彼岸(理想号召)的时间观念让我们为未来而激情澎湃,艺术式的时间观让我们在追忆往昔岁月中获得内心的宁静,让我们从对过去的咀嚼中重新找到意义,重新创造自我。所以对普鲁斯特来说,记忆之于美好人生是必然且必要的:
6
需要指出,《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怀旧主义者,与其说他深爱着过去的岁月,不如说他通过时间来透视一切,剖析一切。普鲁斯特最后的自白发人深省:
说到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追忆似水年华”,每个人都可以向着自己的过去无限追寻、挖掘、重塑,每个人都能从自身拥有的时间得到对自己来说最真实的启示和幸福。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善于追寻和挖掘,不懂得时间的馈赠;我们的精神往往过于粗糙,缺乏足够的修养和品味来咀嚼“现实”,所以,尽管每个人都可以“追忆似水年华”,但唯有普鲁斯特这样的艺术大师(或曰打通了任督二脉的语言大师)才令人惊叹地创造了《追忆似水年华》。所以法国《理想藏书》的作者贝尔纳•皮沃在推荐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时感慨地说:
-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后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苏格拉底的信徒,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