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人生有疑惑,读斯宾诺莎以醒脑

If You Have Doubts In Life, Read Spinoza To Refresh Your Mind

2023-06-02 22:17

斯宾诺莎15岁时,就被犹太教会视为未来的光明,但24岁的时候,却受到阿姆斯特丹犹太团体长老的正式诅咒,被永久性开除教籍。这在当时,简直就是触犯法律,犯了大罪。因为信仰和思想冲突,家人也无情与他决裂。

在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斯宾诺莎因信仰“异端学说”而成为可恨的局外人,有人因此试图谋杀他。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阿姆斯特丹已非久留之地,斯宾诺莎最终选择前往能享有很大人身自由的荷兰,并在那里学会了用打磨光学镜片来自食其力。

斯宾诺莎并不喜欢自己被“放逐”的命运,这“意味着同任何信仰团体、出身、民族、自己的家庭脱离关系”。但是,斯宾诺莎并没有怨天尤人、嗟叹自身坎坷的命运。

人生有疑惑,读斯宾诺莎以醒脑

本来以他的才智,要功成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拒绝了当时诸多施展才华的邀请和经济上的援助。哪怕海德堡大学许诺给他完全的教学自由,他还是拒绝了聘请。“我的顾虑是哲学思想的自由将被限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我之所以犹豫,并不是出自对一种更高幸福的希望,而是出自对一种宁静的爱;我不相信能够以其他方式保持这种宁静。”从他写给宫廷大臣的拒绝信,可以看出他的风骨和修为境界。

1677年,45岁的斯宾诺莎过完了他被放逐的一生。他的思想是被驱逐者和漂泊者的庇护所,它立足于自身,成为每一个寻求独立、热爱自由的人的一种指南。但斯宾诺莎无意于成为自由的殉道者,他从未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的学说强加给任何人,他的人格使得敌人也不情愿地尊敬他。他死后,代表作《伦理学》按照他的嘱咐没有署他的名字,因为他认为真理是非个人的。

“我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无论谁,只要他愿意,都可以为自己的幸福而死,只要我仅仅为真理而生。”这是斯宾诺莎的信仰自白。

他的思想,特别是其人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大师。诗人海涅说:“斯宾诺莎的生涯没有丝毫可非议的余地,这是可以肯定的。它纯洁、无疵,就像他那成了神的表史耶稣基督的生涯”。

伟大的德国文学家莱辛、赫尔德和歌德都深受斯宾诺莎的影响。歌德声称,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斯宾诺莎和莎士比亚。雅斯贝尔斯认为,康德以后的德国哲学主要是受康德和斯宾诺莎的影响。费希特认为,只有两个首尾一贯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康德的批判哲学和斯宾诺莎的哲学。谢林则宣称,斯宾诺莎是从事研究哲学的真正伟大对象的最后一位哲学家。

一向吝于溢美之词的黑格尔也说: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20世纪的大哲学家罗素也无比推崇斯宾诺莎其人其说,他认为“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下面的内容是斯宾诺莎思想的节选,这在学术上当然是不完整的,但作为普通读者,我们仍能从中受益,甚至能起到启蒙式的醒脑作用。

1、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

2、必须对人的本性有起码的理解,以便达到人的可能的最高本性。

3、一切科学都旨在一个唯一的目标,即达到人可能的最高完善性。

4、思维是人的力量的顶峰,而在思维自身中就有神性。

5、人越有理性,就越自由,就越真实,就越完善。

6、遵从自己的感情和意见的人,是奴仆;仅仅按照理性的引导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7、我将像研究线、面、体那样来考察人的行动和本能。

8、最高的善之所以优越于一切善和价值评判,乃是因为它自身作为终极目的而不再是目的。……最高的善就孕育在理性之中。

9、你认为的自由,可能只是你的自以为是。孩子在追求奶水时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少年在愤怒中要报复时认为自己是自由,胆怯者要逃避时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就连醉汉也相信自己说话是出自自由的决定。.......处于高烧谵妄中的人们也这样相信。.......由于这一成见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天生的,人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摆脱它。

10、不同情任何人,但要行善!我在此只谈论按照理性引导生活的人。因为既不被理性也不被同情打动而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有理由被称为非人。

11、很少被人发现的东西,必定是艰难的。因为如果救赎易如反掌,可以不劳而获,那又怎么可能几乎所有的人都忽视了它呢、但是所有高贵的东西,其艰难与它的稀少是一样的。

12、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主意;人各有所好;每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嗜好……这些谚语不过说明,与根据理性认识事物相比,人们宁可根据大脑的天性表象事物。表象进行分离,而只有理性才进行统一。从表象能力的爱好出发,产生出争执,最终是怀疑主义,而从理性出发,则产生出一致和真正的洞识。

13、哲学教导人们“不恨任何人,不轻视任何人,不嘲笑任何人,不对任何人发怒,不嫉妒任何人”;每一个人都应当按照理性的引导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满意,并帮助邻人。

14、理性教导要修炼虔诚,要平静,要有好心。

15、尽管讽刺作家嘲笑人类事物,尽管意志消沉的人赞美未开化的乡村生活,尽管他们欣赏无理性的动物,他们却会有这样的经验,即人类只有借助联合起来的力量才能避开危险。

16、始终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并高居于人类自由的顶峰,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支配的。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循的是欲望,而不是理性。

17、自保的追求如果意识到自己,斯宾诺莎称之为欲望;如果它没有意识到自己,斯宾诺莎称之为本能。

18、三种认识方式:一是感官的认识,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耳朵听见什么就是什么,这是最表象的认识;二是理性的认识,这需要借助概念推理而成,实际上就是指科学、哲学的认识;三是直观的认识,类似东方的顿悟,直达与绝对无限者的领域。

19、可口之味,醇酿之酒,有节取用,以滋补善养;芳草之美,园花之香,善自欣赏;此外,服饰、音乐、游艺、戏剧等,凡足以使自己娱乐,而无损他人之事,都是哲人正当应做之事。

20、理性既然不要求任何违反自然的事物,所以理性所真正要求的,在于每个人都爱他自己,都寻求自己的利益——寻求对自己真正有利的东西,并且人人都力求一切足以引导人达到较大圆满性的东西,并且一般来讲,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保持他自己的存在。

21、每一个人确实都应该追求于他有用的东西,而理性告诉他,唯有认识的手段对心灵才有用。在生活中认识的手段是一切事物中使知性或理性完善的最有用的东西;人最大的快乐或幸福在于使知性或理性完善;幸福不过是精神的满足,这是由直觉地认识上帝所产生的。使知性完善无非是了解上帝,了解上帝的属性和由他的本性的必然性而来的活动。

22、日常刺激我们的感情,大都是起于身体感受较多的部分,因此多数情感都过度,而且牢牢束缚着心灵,使其单独关注一物,而不能思想他物……我们也常常看见,许多人为一物所激动,甚至那物不在眼前,也确信其不在眼前。……真正讲来,贪婪、虚荣心、淫欲等虽没有认作病症,事实上都是一种疯狂。

23、我知道,要解除民众的迷信和要解除他们的畏惧是同样不可能的。我知道,民众的顽强就是固执,民众不是由理性引导的,而是为对赞扬和责难的盲目热情所吸引。因此,民众以及所有与民众有同一种情感的人,我都不邀请他们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