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德国教育观: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German Education Concept: Regard Children As A Seed

2023-05-31 19:34
德国教育观: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来源 | 中国教育研究

1、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德国小学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英语课3年级才开始学;

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在德国,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然而,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

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德国教育观: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2、师法自然:宪法禁止学前的知识灌输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

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

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但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不少的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德国教育观: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3、静待花开: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一些中国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或许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德国教育观: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4、残酷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去“打拼”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走进了一所幼儿园。

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我发现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的。

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我的雅娜老师解释说:“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