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Duck Effect: The Lower The Cognitive Level, The Easier It Is To Be Self-righteous!

2023-05-30 23:35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作者:徐徐来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里,有道神谕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为什么神会觉得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呢?

因为比起那些在专业领域有点研究就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来说,他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才是真知。

真正的智者,懂得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根本原因就在于认知的不同。

01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自以为是

网上有一张图,把人的认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并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第三层,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第四层,不知道自己知道——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无畏状态里。

殊不知这种低水平的认知,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大学的时候,喜欢读王小波。

对他在《沉默的大多数》的开篇自序中一段叙述,至今印象深刻。

王小波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对其中一段戏感触很深:

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

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

老爷子随即反问道:“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王小波当时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顿时痛下决心,说:

“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年轻的时候,我们掌握了一些粗浅的人生道理,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

这种认知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指能力不足、认知水平低的人,会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聪明。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就像达尔文说的那样:“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还不自知。

绝大多数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能演《速度与激情》;

看到别人上台演讲侃侃而谈,会觉得这件事超简单,真轮到自己却异常紧张;

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随意发表看法,“摄影师的工作不就是拍照么”、“火力发电多不环保,要我就全换成水电”。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

田野上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傲地昂着头。

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总是表现出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

麦子如斯,人更甚之。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越是自以为是又不思进取,结果命运就越糟。

而认知水平高的人,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越容易改进,在生活中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02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人生越被动

有一个基督徒,他不会游泳,却掉进了海里。

他在海里挣扎的时候,看到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

但他不愿意,要等上帝来救他,他在海里继续挣扎。

然后又来了一艘船,船上的人又要救他,他还是说:“不行,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

最后,这个人淹死了。

他的灵魂飘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他埋怨上帝为什么不救他。

上帝说:“我明明已经派了两艘船去救你,是你自己不愿意上来。”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信徒,就像面对一轮一轮机会来临,选择忽视不信的我们。

错过之后又抱怨世道不公、人心不古、命途多舛。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人生越被动。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能清晰辨别出哪些是真正的机会。

主动与被动,注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被动的人被人牵着走,主动的人带领别人走。

他们能够把握每一个能够主动做出选择的机会,尽全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就是如此。

林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靠开垦荒地和打猎养活一家人,母亲是一个平庸的农妇。

而林肯却有着渊博的学识、优秀的管理能力与演讲能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一生受正式教育的时间加起来都不满一年。

年少的他拥有了一种宝贵的品质,就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而且无论是农夫、商人、律师还是村儒学究,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

认知水平高的人,总能遵从自己的本心,勇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03

真正的成长,是认知升级

猎豹的CEO傅盛曾经说过:

“最大的竞争差异,在于认知。只要能够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边界,就能够变成不一样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卡在一件事上,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尝试了大脑中所有已知的办法而依然无效。

你每天很努力工作,收入却一直上不去;

你很用心地经营家庭,夫妻感情却越来越淡;

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孩子身上,他的成长却始终达不到你的期望。

久而久之,我们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不断抱怨生活。

此时的我们,可能处于一种认知遮蔽的状态中,就像一条鱼缸里的金鱼,永远意识不到鱼缸的存在。

唯一打破鱼缸的方法,就是认知升级

提升认知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

  • 自我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前提。

《解惑》这本书中提到:

“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观察,你对自己没有觉知,你不了解你的内心,你很难了解别人的内心。”

认知的提升,应该从打开自己开始。

1. 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修身在于先修心,更在于修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人心术不正,对什么都怀有敌意,那么他的认知就会不准确,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网络发达、言论自由的年代,很多人活成了杠精和键盘侠。

对任何事情都心存偏见,通过抬杠来凸显自己的优势。

修身正心能够让我们不轻信盲从,积极地面对问题,理性地处理问题。

2.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个人什么都不信,是很可怕的;但是一个人什么都信,却也可悲。

身边有些年轻女孩子,很容易相信抖音上那些看似浪漫实则荒诞的爱情观。

这种试图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的认知方式,会让我们的人生越走越窄。

只有用全面的目光看问题,才能看清本质。

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养成求证搜索的习惯。

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这无疑是盲人摸象。

达克效应: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
  • 对世界的认知,是升级认知的关键。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

你对世界的认知层次越深,世界给你带来的痛苦就越少。

1. 博观而约取

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就是他的学习和认知提升之道。

“博观”,就是广泛涉猎。“约取”,则是一个去芜存菁、提炼精华的过程。而“厚积薄发”,是指在积累雄厚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

真正厉害的人,都应该是终身学习者。

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然后获取能量和智慧。

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读书能够让你跟死去的2000多年的人交流,跟不同地域的人、不同国家的人展开思想上的交流。”

那些整天疲于奔命,只知埋头工作而不愿去接纳新鲜事物的人,很容易被时代抛弃。

2.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庄子·秋水》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每个人都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认知水平以外的东西。

而你的认知水平,往往就是你最接近6个人认知水平的平均数。

这让我想起蒋方舟说过的一句话:“多读点书,不然你的三观是由你的亲朋好友决定的。”

有时候身边的人就能决定你的生活层次,因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而要改变这一切,需要扩大生活圈子。

与优秀的人同行,自己也会有一万种可能变成优秀的人。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认知觉醒。

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站得越高,世界也就越广阔,越丰饶。

认知高级的人,都具有空杯心态。

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开放态度,向外探寻,向内思考。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