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向阳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育学系副教授。本文屡遭嫌弃,至今未正式发表。概因作者用词不敬,轻薄苏格拉底。如有冒犯,恳请苏迷们海涵!
中国的老师尊孔夫子为鼻祖,西方的先生拜苏格拉底(Socrates)为宗师。殊不知孔夫子乃是世上最懒惰的老师,苏格拉底则是史上最无知的先生。苏格拉底也很懒,跟孔夫子一样述而不作,一辈子光说不写,更不用说出专著。要不是徒子徒孙们勤于记录他们的言论,今天我们甚至不知道两千多年前东有孔子、西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比孔夫子更过分。他从不怕在学生跟前丢尽颜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无知,不停地向学生提问请教,整堂课都让学生发言回答问题。更过分的是,他一旦逮住人家回答中的毛病,就会没完没了地追问。咄咄逼人,令学生难以招架。孔夫子则不同,他一贯懒于主动施教:你不愤,他就不启;你不悱,他就不发;他举一隅,你不以三隅反,他就懒得跟你再啰嗦。苏格拉底倒是蛮积极,长于用反讽术令学生难堪,发现自己的无知。人家好不容易承认自己不懂,他还不放过,穷追猛打,不停地发问,折腾学生,直至学生穷尽平生所学将这个愚笨的老师教会。这伙计竟然脸都不红,给这套忽悠术不正经地取名为“产婆术”,还自称是“知识的产婆”。虽然有人怀疑这是柏拉图给他取的绰号[1],但不管史实如何,苏格拉底都因为他那套雷人的忽悠术而载入了教育史册。
一、话痨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算不上什么才子,也不是什么达人,他不过是古代雅典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年轻时参军服役,却乏善可陈。苏格拉底既无军功,亦无石雕传世,前半生默默无闻。幸亏有太太长期给予磨练,年届不惑时他那平凡的人生终于出现转机。夫人赞西佩(Xanthippe)个性强悍,脾气暴躁。火气上来了,她敢端来一大盆水当众把老公泼得全身湿透,敢在大街上撕扯下老公的外套,让他丢尽颜面。这个史上最强的悍妇弄得她那邋遢老公心烦意乱,百无聊赖。苏格拉底实在忍受不了河东狮吼,经常天一亮就跑出家门,整日在雅典广场和街道上闲逛,逮着年轻人就跟人家聊天扯淡。
苏格拉底健谈在雅典城邦是出了名的。其门徒柏拉图(Plato)和色诺芬(Xenophon)辑录的对话显示,苏格拉底是一个超级话痨,一个十足的废话大师。对于忙于实务的人来说,人生的不幸莫过于被苏石匠这样的话痨逮住,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扯。那些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对他倒是青睐有加,时常请他过府叙话,打发时光,顺便学点知识和美德。苏格拉底说废话的天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经常通宵达旦,和那些哈苏青年天南海北地神侃。侃着,侃着,一不小心他就成了西方有史以来第一号哲学家,成了西方教师职业的祖师爷。其中还真有他夫人的一番功劳,正如他本人所言:如果你娶到贤妻,你会很幸福;如果娶到恶妇,你会成为哲学家。[2]
苏格拉底扯淡的方法可以细分为“反讽术”和“产婆术”两个部分。有人称苏格拉底法为“产婆术”,其实并不恰当。这种误解首先是由苏格拉底本人造成的。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为孕妇接生孩子的助产婆。耳濡目染,苏格拉底自幼就明白一个道理:妈妈接生下来的宝宝,并不是自己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妈妈的本事并不在于生了许多小宝宝,而在于她为别人接生了许多小宝宝。到他晚年成名之后,许多哈苏青年盛赞他是整个希腊最有智慧的老师。苏格拉底却格外谦逊地说:我并没有知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我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还煞有介事地对苏粉们说:你们的知识并不是我教给你们的。你们本来就有知识。我只不过是通过一系列的追问,使你们回忆起灵魂早已拥有的知识。我跟我妈差不多,不过是知识的助产婆。[3]661~664
自认无知者是不会著书立说的。幸好苏格拉底有一帮记忆力超强、喜欢记课堂笔记还喜欢回忆和温习功课的门生,他们将苏老师的大量言论收录在《理想国》、《对话录》、《回忆苏格拉底》等对话录中,顺便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也掺杂其中。他们可不像孔子的徒子徒孙,老老实实地把祖师爷的说过话记录下来,一是一,二是二,整理出一部碎片化的《论语》。这帮伙计更乐于借苏格拉底的嘴说自己的话,结果把苏格拉底对话录整得长之又长。不管怎样,后人总算可以通过这些人精心构建的对话录,全面、深入地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言论、教育功业和个人德行,从中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法不限于“产婆术”,还包括“反讽术”。遗憾的是,我们从这些对话录里,几乎不可能读到他在什么时候正面地明确地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也几乎就看不出他教过学生什么东西。这个无知至极的老师只是在不停地问呀问,尽让别人回答讲解,仿佛他才是学生。
二、苏氏反讽术与产婆术
苏格拉底与人讨论问题的一贯策略是,先用反讽术使自以为知者发现自己的无知,再用产婆术使这个自认无知的人发现自己的知识。后世的哲学家们感兴趣的是苏氏反讽术,视之为哲学探究的一种范式,甚至于说“恰如哲学起始于疑问,一种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的生活起始于反讽”[4]。也有个别哲学家把它当作苏氏独有的一套教育程序加以研究,推荐给了教育界[5]7~16。教育界对苏氏反讽术似乎并不感冒,仅对苏氏产婆术稍有兴趣。譬如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及其追随者就曾经用这种方法忽悠小朋友去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他们正义取向的道德判断的发展[6]。或许因为如此,如今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倾向于认为苏氏产婆术仅适用于促进学生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究[7]。其实不然。苏格拉底不仅用反讽术和产婆术与人探讨“正义”、“神圣”之类的伦理问题,他还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用此术忽悠别人。
(一)反讽使自以为知者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曾经应邀到公子哥美诺(Meno)的家里侃大山。为了证明知识为灵魂所固有而非自外部灌输进去,他跟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几何的小孩谈论起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问题[8]208~212。苏格拉底太过啰嗦,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删繁就简说个大概了。
苏格拉底并没有使用粉笔和黑板。他就在沙地上画了一个方块,问侍奉在美诺身边的一个童仆:小兄弟,这是一个正方形,四条边的长都是1呎。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正方形的大小是1平方呎,那么请你再告诉我,有个边长是2呎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苏格拉底边说边比划,在沙地上将原来那个1呎见方的正方形的边长延长到2呎。小朋友一看这个大正方形包括4个1平方呎的小正方形(如图1),脱口而出:这个正方形有4平方呎大。
苏格拉底哈哈大笑:小兄弟真聪明,知道边长2呎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呎。现在,有一个面积是8平方呎的正方形,你能说出它的边长有多少呎吗?
童仆自信地说:先生,这个我也知道。面积大一倍,边长也要大一倍。这个正方形边长是4呎。
苏石匠当着童仆的面,照着他的意思,把地上那个正方形的边长由2呎延长到4呎,画出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如图2)。
童仆仔细数了一下,发现这个大正方形竟然包括了16个1平方呎大的正方形。他赶紧否认原先“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呎”的猜测。
苏格拉底追问童仆: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不是4呎,会是多少呎呢?
童仆犹豫一下说:不是4呎,就是3呎了。
苏格拉底又在大图中标出一个边长为3呎的正方形(见图2),让童仆观察其中有几个1平方呎的小正方形。童仆数了一数,发现它有9个小正方形,因此面积是9平方呎,而不是8平方呎。他不得不否认“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3呎”的猜测。
苏石匠问: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既不是4呎,也不是3呎。那你说,它的边长到底有多长呢?
童仆起初还自信满满,现在却面露难色。他沮丧地告诉苏格拉底:先生,我不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呎。苏格拉底非常满意,他用反讽术迫使这个自信满满的小屁孩承认自己并不知识问题的答案。但是,使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仅仅是苏格拉底法的第一步,而不是苏格拉底的目的。他并未罢休。
(二)助产使自认无知者知其所知
苏格拉底见童仆承认自己无知,又大加安慰:小兄弟,别说得这么早。你说你不知道,其实你是知道的!你看,这个16平方呎的大正方形,有几个4平方呎大的正方形?
童仆:4个。
苏格拉底:那么,这个大正方形是4平方呎大的正方形的几倍?
童仆:4倍。
苏格拉底:那么,在这个16平方呎的地盘上,用土填掉多少才会得到8平方呎的地盘?
童仆:要填掉一半,填掉8平方呎。
苏格拉底:那就请你试一试,填填看。
童仆看了一会儿,又想了一下,便沿着那4个4平方呎的正方形对角线,分别把它们一分为二,还真用土把大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给填掉了(如图3)。
苏格拉底问童仆:你填下来的这个正方形(图3中虚线所构成的图形)有多大呀?
童仆说:16平方呎的地盘填掉一半,还有8平方呎。
苏格拉底问:这个8平方呎的正方形,它的边是什么呢?
童仆指着一个4平方呎的正方形说:是比它面积小一倍的这个正方形从一个角的顶点到它对角的顶点的距离。
苏石匠说:你可以把这两点连起来的线段叫“对角线”。那么,请告诉我,比4平方呎大的正方形大一倍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童仆:就是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苏格拉底欣慰地说:你看,我不是说过你实际上是知道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边长有多长的?!你说,这是我教给你的吗?
童仆:苏格拉底先生,我也说不清楚。好像您没有教耶,您就是在不停地问我。您提的那些问题,让我想起来了,最后找到了答案。
苏格拉底又是一阵大笑,转过身对美诺说:看见了吧?我并没有教这个小孩子任何知识。我只不过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步一步地让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孩发觉自己的无知,再一步一步地让这个自以为无知的小孩逐渐回忆起他灵魂中固有的知识。他的几何知识是他本来就有的,我提问只是在帮助他回忆而已。
呶,这才是苏格拉底产婆术呀!
三、苏格拉底法秘诀
许多学者从哲学探究方面总结过苏格拉底法,分析得头头是道[9]62~90。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甚至从对话、反讽、间接传达、顿悟、生成等角度,观察和分析苏格拉底法的教育精义[5]7~16。大师分析得极其透彻,他说过的咱就不再赘述了。这里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后世学者出于对苏格拉底的崇敬而不便明说的腹诽之言。在我看来,苏格拉底法其实就是忽悠术。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忽悠策略无非是装傻充愣,不断发问,折腾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寻求真理。
(一)折腾学生
苏格拉底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简单问题往复杂方向整,简直是折腾!他先是提出一些貌似非常弱智的浅显问题,引诱学生上钩。等到学生开始自以为是地滔滔不绝了,他就顺着学生的预设、观点、思路或答案,逮住其中的逻辑问题,提出越来越刁钻的问题为难人家,直到那些自以知的菜鸟招架不住,发现自己的思路或答案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经不住推敲。人家好不容易承认自己无知了,他仍旧不依不饶,继续不断地追问,使一个个自以为无知的学生最终发现自己的知识。
依当今注重学习效率的家长和老师们的高见,上面那道几何题简单得很,只要花上五到十分钟,就可以教会学生。苏格拉底却穷折腾,用了半个下午时间才搞定,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和学生的生命!追求效率的家长和老师坚信,直接告诉那个小朋友正方形的计算公式,他就能够正确解决问题了,又何必耗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在那里瞎琢磨?人类的经验如此众多,如果事事都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年轻一代又怎么可能继承高度进化的人类文明呢?事实确实如此——小朋友只要掌握了面积的计算公式,立即就能够明白4呎见长的正方形面积不是8平方呎,而是16平方呎。年轻一代正是通过教师这种直接而系统的教学,迅速地掌握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真是可笑,竟然选择了如此愚蠢的苏格拉底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为伟大的哲学家;西方人真是滑稽,居然把苏石匠敬奉为职业教师的祖宗。
苏格拉底在天有灵的话,肯定很难接受上述批评。他可能反驳说:我也想少花时间多教知识,可是我没知识,没文化呀!8平方呎大小的正方形边长究竟是多少,还是那个小孩子告诉我的呢!就算我事先知道答案,那也是我的知识,我没办法从外部把知识灌进那个小朋友的心灵或头脑当中。小杜说得好,知识不能像砖块那样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也不能像馅饼那样切成小块让大家分享。同样的道理,信仰不是钉子,不能用榔头敲进人的脑子里;态度不是膏药,不能贴在人的心上[10]5、13。知识和美德就在人心之中,所需要的不过是在对话中进行回忆和追索。对话、回忆、追索是一个个的过程,当然需要时间。不花时间,不折腾,怎么可能有充分的思考、深入的探究?怎么可能唤起内在的知识和美德?真理就是折腾出来的,好学生也是折腾出来的。何况,我折腾学生,学生乐意。实际上,学生们被我折腾得乐不可支,折腾得热爱思考,热爱智慧。说一千,道一万,教育就是一项消磨时光的事业嘛!
你看看——苏老师浪费时间,折腾学生,不反省,不检讨,反而振振有词。世上竟然有这等极品老师!
(二)装傻充愣
今天的教师和家长都特别自信,在学生或孩子面前个个貌似无所不知的智者,无所不能的圣贤。苏格拉底则不同,他在学生面前是一个一无所知、勤思好问、既可恶又可爱的糟老头。苏格拉底说自己无知,宣称学生的知识不是他教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与其说是出于谦逊,不如说是出于懒惰,出于害怕自己受累而学生却可以不假思索地轻松学习。所以,他不得不想点偷懒的法门,刺激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苏格拉底平生最大的本事就是敢跟别人讨论连他自己都不懂的学问。追问学生的过程,也是追问自己的过程。学生在思考,苏格拉底也在思考。师生在质疑问难、共同探索、共同回忆中,逐渐接近真理。即使对某些问题有所思有所得,他在弟子们面前也喜爱装糊涂作菜鸟状,把弟子们忽悠得才思翻滚。
典型教例见诸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对话。美诺诚心诚意向他请教:美德是否可教?他却装傻充愣: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回答你的问题?他还忽悠美诺说:你要是能够告诉我什么是美德,我或许可以回答美德是否可教。你看看苏石匠多么狡猾,他不教学生,不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而让学生来教他!少不更事的美诺果然上当了。他兴高采烈地教导苏石匠,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男人有如此美德,女人则有那般美德。苏格拉底听过之后,一边装模作样感谢美诺慷慨大方,说自己只想要一种美德,美诺却给了他给一窝美德,一边又一本正经地向这位公子哥请教,问美诺所列举的如此众多的具体美德有什么共性?于是,美诺试着给美德下一个普遍的定义。苏格拉底继续作请教状,顺着美诺的思路不断地提问。美诺在苏石匠的连续诘问之下,发现自己给美德下的定义漏洞百出,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听了并没有得意洋洋,他继续装糊涂,向美诺提问请教,直到最后美诺得出结论说:美德就是对善的知识。如果美德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美德就可教。如果美德仅仅是某些人的“适当意见”,这种美德就不可教[8]193~229。
苏格拉底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跟美诺讨论美德是否可教。他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直接告诉美诺上述结论呢?难道他是为了混日子,尽量拖延时间,以便赖在美诺家里多蹭一顿美餐?抑或他压根儿就不懂得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在苏格拉底本人看来,让一个自以为无知的人发现自己的知识,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老师没有为教弟子知识而费神受累,弟子们却因为发现原来自己就有知识也备受鼓舞,并且对自己的知识备加珍惜。师逸功倍,岂不美哉?
唯一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在弟子们面前像个老顽童,没大没小,装傻充愣,有失师道尊严。弟子们跟他嘻嘻哈哈,对他一点都不恭敬。哪像正襟危坐的孔老夫子,小的们在他老人家面前必定是毕恭毕敬执弟子礼。苏格拉底就差远了。在柏拉图整理的《对话录》中,常见学生们直呼其名,嘲讽他穿着邋遢,打扮古怪。学生们反驳他,顶撞他,有时还恶作剧,捉弄他。苏格拉底在家里受尽悍妇的鸟气,在课堂上还被学生欺负,真是天底之下第一倒霉男!这怨不得别人,要怪就怪他自己。他老是问学生这个,问学生那个。有些学生都被他烦透了。说不定学生暗地里都在笑骂:世上哪有这样的老师?一问三不知。那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上来,倒反过来问我们,好像我们才是老师。
作为老师,苏格拉底的教训是沉痛的,他丢尽了普天之下老师的脸面。不过,说来也怪,学生似乎个个都有轻骨头,他们好像更愿意拜苏格拉底那样的傻冒为师。
(三)系统追问
面对以上评说,有的人可能会替苏格拉底鸣不平:你们以为提问不重要吗?一个人有了疑问和困惑,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才会真正去思考和探究。没有问题,哪会有思考和行动的动力?没有问题,哪会有探索和进步的方向?回答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还重要,用适当问题刺激学生思考比给学生现成的答案更有意义!
苏格拉底在天之灵也可能为自己辩解:你们真以为我在打酱油吗?我提问是图省事吗?我向学生发问,看起来轻而易举,张口就问,实际上一点都不轻松。那些问题并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是我事先有所设计的,并且根据学生现场的回答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比如,对于那个童仆,我最初问:8平方呎大的正方形边长有多少呎?接着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不是4呎,会是多少呎?再追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既不是4呎,也不是3呎,那么它边长究竟是多长?正是这一系列的追问,逐渐地破除了童仆原有的成见,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我后来又问:在这个16平方呎的地盘上,用土填掉多少才会得到8平方呎的地盘?这是在引导着童仆自己找到最初那个问题的答案。又比如,在和美诺的讨论中,一系列的诘问,虽然显得咄咄逼人,使美诺难堪,让他的朋友难受,却把这场讨论从最初的教育问题探讨引向了伦理学思考,深入到认知论领域,扩展到本体论假设,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教育问题探索[11]。正是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正是通过系统的诘问,学生才能够发现自身成见的矛盾,发现自己的无知,在此基础上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唤醒自己的理性和知识。为了使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回忆和思考,我的脑子转得比他们还快。一天下来,我问得快都累死了,哪里还能偷懒呀?
瞧瞧,苏格拉底真是强词夺理。他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教他的学生还没有说累,他倒先喊累了!没有见过这么厚脸皮的老师。苏格拉底要是活到今天,说不定他不羞不臊,会给自己的这套偷懒术取个“问题导向的学习”或“问题导向的教学”之类的漂亮名字呢。
四、苏格拉底法不合时宜
没有理性探究爱好的人,或者说,不喜欢思考和讲理的人,对苏格拉底法是不会有好感的。苏格拉底跟美诺及其童仆扯淡时,美诺的朋友阿尼图斯(Anytus)也在场。美诺跟苏格拉底聊得津津有味,阿尼图斯却如坐针毡。他和苏格拉底也有一段交锋,但他招架不住石匠咄咄逼人的发问,话不投机,中途愤然离场。阿尼图斯耿耿于怀,一直到苏石匠古稀之年,也没有不放过这个讨厌的话痨。他跟两个伙计联手,利用一部有关苏格拉底的喜剧,指控苏格拉底蛊惑青年,把他告上了典雅法庭。[12]虽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在他那部夸张搞笑的喜剧中有丑化甚至污蔑他老师的嫌疑[13],但是法庭以苏格拉底蛊惑雅典青年判他有罪并不冤枉。这个该死的老石匠不解风情,不识时务,经常用反讽术和产婆术,刺激年轻人主动运用理性进行思考,怀疑一切,检验一切,不但为独裁者所不容,也让民主专政的拥趸们暗中不爽,心惊肉跳。苏格拉底最后被判死罪,毒杀在狱中。这个说了一辈子废话的大师居然就这么死在了他引以自豪的反讽术和产婆术上,不能不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悲剧。但我个人隐隐觉得这更像是一出喜剧——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死,最后一次践行了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反讽艺术。这个空前绝后的行为艺术创意十足,惊天动地,令人感佩!
苏格拉底法作为一种探求知识、思考伦理问题的经典方法,在现代西方哲学和教育领域中尚有一席之地[14]10-13,在中国教育理论界却名声不佳。深谙此法的学者早就指出,苏格拉底的谈话令人生厌,远不如孔子启发术显得可爱,来得可靠。苏格拉底喋喋不休地发问,别人在他连珠炮式的问题压迫之下只一迭连声地称 “是”,并没有多少主动思考的余地。[7]有人甚至认为,苏格拉底法实际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的提问牵着鼻子走。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15]还是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目光犀利呀!大家看准了苏格拉底法的短板,认定它与现代教育的追求格格不入。
然而,像我等既无知又想掩饰无知还想偷懒的老师,对苏氏反讽术和产婆术却钟爱有加。教徒授业能够像苏格拉底那样偷懒,实在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学记》曰:“师逸而功倍。”这是多么难以企及的一种教育境界呀!我等碌碌之辈虽力不能及,却心向往之,不仅在上课以及指导学生从事研究时喜欢尝试苏格拉底法,连辅导自己孩子的课业时也偏爱此法。我曾经在育儿网站上与一些家长和老师分享这方面的心得,却遭到了众多家长的围攻。他们批评我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大可不必花上两三个多小时用所谓苏格拉底法去折腾孩子。他们一致认为:把合用的公式、规则、解题的办法或诀窍直接告诉给小朋友,人家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一道题。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做多少练习和作业呀!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重,不就是你们这种搞教育研究的“砖家”折腾出来的吗?闻听此言,我无比汗颜,没有想到苏格拉底们的方法竟然成了加重当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罪魁祸首!
还是老师们比较内行。有人告诉我:现在的教材里其实有许多跟产婆术相似的探究过程。用产婆术去启发学生,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还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可是,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组织和发动学生们进行一项又一项的探究。我们必须尽可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练习做习题。从实战的效果上看,还是不绕圈子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规则、公式、诀窍,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运用之,熟练之,乃是对付考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业成绩的不二法门。言下之意,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少慢差费”的教学与辅导方法,在教育现代化之中国已经落伍。在极力倡导有效教学之现时代,重提这种陈旧的教法很不合时宜。这,似乎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界大多数人士的共识。更有甚者,上海学生在近两回的PISA测试中笑骄傲全球的佳绩,让英美等西方国家羡慕嫉妒恨,屁颠屁颠东游到神州来取经。那套“多快好省”的现代化训练体系终于可以惠及全世界的孩子了。值此喜大普奔之际,更需要对苏格拉底法进行反省和清算。让我们一起来批判格苏拉底法,一起来唾弃类似的教育方法吧!
参考文献
[1] Julius Tomin, Socratic Midwifery. In The Classical Quarterly, New Series, Vol. 37, No. 1, 1987
[2] [古希腊]色诺芬. 回忆苏格拉底[M]. 吴永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古希腊]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第2卷·泰阿德泰篇[M]. 王晓朝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49-753.
[4][丹]克尔凯郭尔. 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M]. 汤晨溪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 Lawrence Kohlberg,Education for Justice: A Modern Statement of Platonic View. In N. F. Sizer andT. R. Sizer, eds., Moral Educa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57-83.
[7] 陈桂生. 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J].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8] Plato, Meno. In The Dialogues of Plato, New York: BantamBooks, 1986.
[9] [美]霍普·梅. 苏格拉底[M]. 瞿旭彤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美]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1] 黄向阳. 哲学诞生的教育语境——解读《美诺》[J]. 上海:基础教育,2010 (2).
[12] [古希腊]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第1卷·泰阿德泰篇[M]. 王晓朝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2.
[13]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 云[M]. 罗念生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4] Gary D. Fenstermacher and Jonas F. Soltis, Approaches to Teaching. 4th Edition.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4.
[15] 刘彬、李灏. 孔子启发式教学法与苏格拉底产婆术之探源[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