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
作为时代精神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走过了116年的历史。
是什么让百年来的人类文学景观永远鲜活?来看看1910年~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代表作,整个现代精神文明都在里面。
11.【德】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
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人公费妮婕对爱情执著坚定,甚至于到了迷信的地步,但主人翁的形象也更为立体和生动。古往今来,关于爱情中外佳作数不胜数,但美丽、善良还有点偏执的特雷庇姑娘却永远是那么的生动和清晰。
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2.【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
部分散文作品首次从法文翻译成中文
探讨花的生存智慧、时间、道德、灾祸、死亡等哲学主题
读梅特林克的散文令人感到有读18世纪哲学家们的论著的味道,博学,特别是他对动植物的观察研究之细腻深刻,从昆虫,蜜蜂、白蚁到花花草草,它们的生活、生命表现,到人类。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3.【德】盖哈特·霍普特曼
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诗作《群鼠》节选
我满怀敬畏地向你致意,
你这辉煌的殿堂,
哺育我的君主的
伟大的摇篮,
圆柱支撑着巍峨的宫殿。
剑鞘里沉睡着……
14.【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启迪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
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他向我们展现那种在苍茫、宁静和圣洁的印度森林中的完美文化:首先寻求灵魂的平静,永远与自然生活协调一致”。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诗作《吉檀枷利》节选
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
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
我仰望着你的脸,
眼泪涌上我的眶里。
我生命中一切的凝涩与矛盾
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谐音——
我的赞颂像一只欢乐的鸟,
振翼飞越海洋。
15.【法】罗曼·罗兰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5年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音乐、科学的三位一体
法、德、意文化的三位一体
彼此的交融在罗兰身上
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6.【瑞典】魏尔纳·海顿斯坦姆
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诗作《朝圣年代》节选
“有人创造,有人路过,
有人煞费苦心不得其门,
有人忽而顿悟世间真谛,,,”
有时现实无味,于是在寻找神往的彼岸。
有时不知所措,于是在浪费情绪的错觉。
精神总是寄托在他处,幻想中踏上征途,
才发现这一路上原来有很多人,
古往今来,
来自四面八方,
但却面向同一方向。
17.【丹麦】卡尔·耶勒鲁普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一
1917年作品《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
磨坊主与莉泽有着暧昧关系,似乎影响到女主人的“死亡”,而女主人又凭着神秘的直感预言莉泽会给磨坊带来不幸。书中一座普通的磨坊就像是一个象征:在一个庸琐、循环的现实世界,与一个神奇世界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联系。
获奖理由:“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18.【丹麦】亨利克·彭托皮丹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二
1917年作品《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三部曲《天国》中,作者以准确而又细腻的笔调塑造了埃曼纽尔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丹麦青年的复杂形象,从而使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而埃曼纽尔的故事又是在一幅丹麦农村的巨大画面中展开的。
获奖理由:“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瑞士】卡尔·施皮特勒
19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史诗《奥林匹斯的春天》共分5部33章,叙述的是在奥斯匹林众神的命运决定者阿南柯的安排下,克隆纽斯政权被推翻,被幽禁在地狱里的神明们被唤醒,离开阴间,重返神山,竞夺美女和王位。
获奖理由:“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20.【挪威】克努特·汉姆生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0年作品《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人公长期栖息林野,以打猎为生。染上了森林动物的特性,因为遇到几位来自城市的男女,于是产生一系列爱情纠葛。小说状物言情。意幽词美。宛如一首动人的抒情诗。
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21.【法】阿纳托尔·法郎士
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1年作品《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中的年轻教士巴尼福斯是个严格恪守基督教规的修行者,言、行、思都谨尊基督的教条,刻苦修行,以耶稣般的博爱试图普渡愚昧的众生。当他决定前往亚历山大寻找妓女苔依丝并试图救赎她淫乱丑恶的灵魂时,最终苔依丝怀着希望能在天国里获得新生的心抛弃红尘孽根,烧毁全部财物,自闭于一间陋室修行,最终怀着对上帝的美好向往升入天堂。
获奖理由:“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22.【法】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19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23.【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
叶芝是著名的神秘主义者,“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诗作《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24.【波兰】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4年作品《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25.【爱尔兰】乔治·萧伯纳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圣女贞德》是英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描写法国青年女爱国者贞德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一部悲剧,共分为六场历史剧,并附有尾声。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26.【意大利】格拉齐亚·黛莱达
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27.【法】亨利·柏格森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
几乎没有一个当代哲学家敢夸耀他们完全没有受到柏格森的影响(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尽管很少有人提到和引证柏格森,但柏格森的存在却是不能从我们的文明中消失。
—— 拉·科拉柯夫斯基
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28.【挪威】西格里德·温塞特
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以14世纪上半叶为时代背景,再现了中世纪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同时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热烈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一生及其悲剧性结局。小说以当时的几个庄园和庄园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起笔,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王宫节日、政治阴谋、鼠疫肆虐、斗殴比赛、流行艺术等,再现了中古时代挪威的自然风貌、历史事件、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特别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绘声绘色的表现。
《新娘·女主人·十字架》相比,《安娜·卡列尼娜》只是一个片段而已。
—— 茨维塔耶娃
获奖理由:“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29.【德】保尔·托马斯·曼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