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我们是否可以在读不懂满分作文的情况下批评它?

Can We Criticize A Perfect Composition Without Being Able To Read It?

2023-05-31 00:15
我们是否可以在读不懂满分作文的情况下批评它?
  • 作者Aileen、说怿

最近,一篇来自浙江的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热议。

不得不承认,文章用词艰深晦涩,对读者的阅读造成不少困扰。其中,作者对一些哲学家理论的引用,加大了理解的困难。即使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未必完全了解作者所提及的内容。对于此文,目前大致有三种立场:批评作者的掉书袋和不知所云,赞扬作者辞藻华丽思想深刻,褒中夹贬瑕瑜互见。

对我们学哲学的人来说,结论和观点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看重的是论证和理由。接下来,我会从文章内部进行分析,进而审视这一篇好文章还是坏文章,以及引导大家一起思考: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与褒奖,到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该如何评价?

在对此文进行分析评价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分析评价的原则。首先,我们应该做到“价值中立”,这是文中提及的韦伯所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研究准则,这一准则在这里同样(且格外)适用。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来做个思想实验:

这是从某篇以“存在”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摘录下来的文字,同样是高中生写的,请问:你能读懂什么意思吗?这大概比《生活在树上》还要难懂,我们该如何评价呢?当然是大批特批:不说“人”话,云山雾罩,绕来绕去,不明所以。

但我告诉你,实际上,这是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文中作者开头提到的)的口头禅,要是给他800字限定写一篇有关“存在”的作文,大概率会出现以上三句话。但是,海德格尔的理论不仅在西方影响巨大,还曾一度引发国内哲学界的研究热潮。

读者很容易识破我构想此思想实验的技俩并预先做出反驳:海德格尔的文字虽然晦涩但是其却有思想,并且我们不能单独拿他的只言片语或某篇文章来分析,要看其整体的体系论述。这我当然是同意的,问题是,我们目前也没法去找满分作者更多的文本来分析,只能就这篇作文来评判,并且,我们不管采用什么标准,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受到已有舆论的引导。

换句话说,我们在就“文本本身”分析时,应该悬置其身份和已有的评价。就像“图灵测试”的形式,我们不知和你对话的是人还是机器,其实,这是平等对话的基本形态,论文盲审就是这样一种好的范例,分析文本时,切勿受到罗吉尔·培根所说的“无知民众的意见”和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剧场假象”的遮蔽。

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则,分析与评价一篇文章,还需要明确方向,首先是文章本身——内部,其次是评价标准——外部,两者是协同工作的,因为分析文章时往往要用到标准,而用标准评价时要以文章为依据。其中,评价标准又包括高考的评阅标准和写作的一般标准。就得分而言,用到的是高考的标准,既然文章已经公布与众,当然也可以受到一般标准的评判。

明确了以上原则和分析的方向,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是否完全言之无物?

文章到底讲了什么?

要想评价必须要先理解作者写了什么。现在批评声中不乏这样的声音:

  • 看不懂写了什么,反正就是不好。
  • 看不懂写了什么,但是写作方式(用词刻意、表达不清、指称不明)不好。

第一种方式,显然有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说了什么,如何来评价好不好,就因为大家都在批评,加上读起来很令人厌恶?我们读不懂康德的时候总怪自己基础差,为何到了高中生这里,就一定是高中生写的差呢?第二种方式,论证是没问题的,因为通过具体证据证明写作方式不好,这至少是有理由的,但是写作方式和作者类似的名作家不在少数,比作者晦涩难懂的也大有人在,也难以构成根本性的批评。

因此,一种负责任地批评是,理解作者写了什么(当然理解是有限度的,绝对意义上的理解是不可能的,理解总是带有诠释),然后再具体批评。那么,作者究竟写了什么呢?

我们是否可以在读不懂满分作文的情况下批评它?

作者借用卡尔维诺“生活在树上”作为主题,以隐喻的方式说明“个体——天空”与“家庭社会——大地”之间的关系,并表明自己的立场:生活在树上——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全文的论述可简化为:

总领点题:家庭与社会传统有问题,面对未来,我要选择一种理想范式。

正文论述:

1.个体天生追求超越性,这条路走不好会导致虚无主义/达达主义

2.个体又天生具有社会性,人离不开社会与家庭

3.进一步论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塑造个体,进一步说人离不开社会

4.仍在论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应该贴近生活

5.在个体与社会的张力中,表明一种开放性态度

总结点题:追求一种理想生活范式——追求超越又不脱离社会

为了方便直观理解,我们将文中涉及到的思想内容及其之间的关联,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我们是否可以在读不懂满分作文的情况下批评它?

全文中,作者贯穿一个比喻,以自我意识喻天空,以家庭社会传统喻大地,进而将自己的生活理想表述为:生活在树上——热爱大地——升上天空。他从社会现状和我们灵魂的本色出发,率先提出过分追求自我意识可能导致的问题,然后提出我们需要借力家庭与社会,进而得出我们需要以合理的批判态度看待家庭与社会对个人影响的结论。在具体做法上,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认为理论上需要承认自我意识与家庭社会传统的区分,兼听两者,包容差异。同时,在实践中探索,保持开放的思维,保持沉默,言说之前先体验、实践。

对于问题的讨论,我们一般从论点,论证,论据三个方面来考察。

论点,即文章希望表达的核心问题和观点。此文无论在标题还是结尾,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生活在树上:在热爱大地(兼顾家庭社会传统)的同时,升上天空(保持自我意识)。

论证过程中,作者从社会现状入手,进而谈到可能导致的问题,从而提出我们应当持有的批判态度,最终得出我们现实中所应当采取的做法。时时关注“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层层分析比对,展现了其中的张力,也表达了彼此的关系。可以认为,作者在论证方面是有依据且有内容的。

论据方面,是本文饱受诟病之处。作者大量运用了哲学家的言论或典故,给文章的理解造成了困难。然而,造成理解困难不是大问题,因为但凡用典,就总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你用明星离婚的例子说明婚姻问题,我压根不知道这个例子,不代表你就不对。问题在于用典是否恰当(准确性),是否助于文章论证(必要性)。

像用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来作为主线和理想生活范式,用海德格尔的“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来说明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以往的家庭社会传统经验大多失去了其借鉴性,用麦金太尔“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表明人不可脱离社会而存在,这些引经据典都是既准确又必要的。但是像引用维特根斯坦“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是必要但不准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先不要说,要先去实践、体验,但是维特根斯坦要说明的是哲学的要求和任务,并且维特根斯坦恰恰强调表述的清晰性和日常性,作者的表达是与此相悖的(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点评时也提及这一点),像用韦伯的“祛魅”来表示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是既不准确又不必要的,作者说的“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丢了自我”很难看出和韦伯“祛魅”的紧密关系。

注:关于准确性,肯定仍有争议,在这里我需要澄清一点的是,哲学家所提的某个理论,必然有其广阔和深刻的语境,并且超越于日常生活场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日常写有关于生活体悟的文章,是不可能引用得完全精准贴切的,甚至可以说哲学理论本身的特点就导致了这一点。但这些理论是可以和日常生活对应的(尽管超越日常生活),所以,我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对应,作为文学文章(而不是学术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好文章还是坏文章?

评判好文章还是坏文章,依据是标准,由于标准不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所以评价是困难且有风险的,困难在于选取合理的标准和全面的分析(而标准本身就是需要加以分析的),风险在于一旦观点异于读者,很容易招来谩骂(但也无妨)。

其实,前文已经说过,对于学哲学的人来说,(评价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论证过程和理由。我想本篇文章的价值已经在上述两部分的分析中体现出来了,最后我们简短的做出评价。

我们上文对评价的标准做了区分:一般的写作标准和高考的评阅标准。按照一般的写作标准来说,文章立意(论点)明确,论证过程也完备,但表达上晦涩难懂,用词刻意,这不是大问题,因为很多作家甚至哲学家也存在这种问题,有些用典会有失偏颇,总而言之,没有道理不说这是一篇好文章。

按照高考的写作标准,应该问题更小,我们先来看下这篇作文的题目: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者希望考生能够就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与错位谈谈自己的看法。《生活在树上》一文通篇都在论述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深度且明确的观点:生活在树上——在热爱大地(兼顾家庭社会传统)的同时,升上天空(保持自我意识)。如果我们仔细读,是能读懂且能读清的,这样一个扣题的作文,引经据典、辞藻华丽、语言厚重,应该是可以得高分的吧。

但是,我个人反对这样的写法,既不够清晰,又不够平实。就不够清晰而言,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诸家)都该受此批评;就不够平实而言,一篇高考作文,如果不用几个生僻字,不引几个新典故,又怎么吸引阅卷人呢?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遵循宽容原则(可点击“张文宏为什么反对中国粥”查看),对文章和作者抱有同情性理解,而不是以超高标准进行批判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谩骂。

批判此满分作文的读者大概率会认为这是一篇洗白文,其实,并非如此。我一个反对这种写法的人怎么会洗白它呢(洗白一词带有意图之意,尽管文章可能结果上起到了洗白的效果)?只是我们作为哲学人,应该理性分析问题,而不是让情绪调动我们的理性为情绪化的观点辩护。最后,我们不妨再做个小游戏:如果你仍批判这篇满分作文,请把批判的标准和内容记下来,然后让朋友给你找一篇你没读过的大文豪的类似风格的作品,然后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评判,看看结果会如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这篇文章一火,大概会加深大众对哲学如下刻板印象: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其实,哲学恰恰是要说清问题,是要追求清晰明白的,并且哲学不仅只有一个个高深的理论(哲学理论也不该沦为被引用后作修饰以提高文章格调的工具),还蕴含着讨论问题、分析观点的方法,这是写作乃至学习知识建构理论的基础。这篇《生活在树上》本身就是要“祛魅”的,解构这篇文章的武器有两个,一个是其引用的各种哲学理论,另一个是分析文本的方法,有了这两个武器,你会发现,这篇文章并没有那么晦涩难读、云山雾罩,也没有那么思维深刻、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