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Became A Ph.D Supervisor At Peking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9, The Way Of Opening Up The Life Of Young Chinese Female Scientists Born In The 1980s

2023-06-03 00:17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刘颖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9岁成为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次年入选国家人才引进计划,2017年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并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杂志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

1984年出生的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回国短短几年,科研成果丰硕,在线粒体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细胞在营养物质匮乏时的应激性代谢调控机制方面取得多项科研进展,也不断获得科学界的认可。

2019年8月,国家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名单公布,刘颖成为最年轻的建议资助申请人之一;2019年9月,由腾讯基金会和杨振宁等十四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科学探索奖”正式揭晓首届获奖名单,刘颖再次上榜。此外,刘颖还入围2019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和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刘颖说,高效率科研,高质量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她是一位现代女性科学家,她尽心科研,但又完全不会因科研而放弃自己的生活。采访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我也从与刘颖的对话中确信了这一点,从科研态度、科研选择到科普工作,甚至是对待自己学生的方法上,她都拥有着自己鲜明和独立的态度。我们从刘颖身上,看到了女性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界中的新一代青年形象。

1

科研像一场马拉松

刘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科院。2016年,刘颖以校友的身份重回母校,在南大2016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有过一段十分“接地气”的发言。

在发言中,刘颖勇敢自曝,“在这个校园里发生的每一个场景像电影画面一般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唇枪舌剑的新生辩论赛,冬天的夜里抱着热水袋和室友一起学习,拼了命的学可是有机化学期中考试依然没能及格……”顿时,“高冷”女科学家的形象被打破,新生们“哇”的一声赞叹出来:“学神”级的学姐,当年竟然也挂过科?

“是期中考试没过哦,后来期末考还是顺利过关了。”坐在刘颖办公室里再度和刘颖聊起这篇让新生们觉得毫无距离感的发言稿,刘颖一下笑了出来。她选择南京大学生物系的过程颇为戏剧性,也足够自信,“我当年的高考分数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了,但我太喜欢生物了,但清华北大的生物专业在当年是省里前几名才能录取的,于是就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

大学毕业后,她考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刘清华教授读博士。留学第一年不能一次性听懂英文授课,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花两三个小时来回听录音,直到听懂为止;刚进实验室时,她甚至不会做最基本的转化实验,周末实验室没有其他人,她就向隔壁实验室的师兄求助。

与后面的困难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我读博的前两年挺拼挺辛苦的,当时前后做了有四五个课题都不顺,怎么做都不对,一直拿不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刘颖甚至开始动摇:要不要换个专业?至少付出能有些回报。

性格好强的她并没有屈服。她开始换个角度思考失败的意义:实验没成功不能说明没有收获。就像爱迪生尝试各种材料做灯丝一样,失败是试错的过程。那时候刘颖非常拼命,每天做实验到晚上十一二点。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能早一点发现这个实验走不通,那我可能就早一点走到正确的路上了。

拐点在两年之后出现:别人尝试多次都没有结果的一个课题,刘颖做了不久就成功了。相关论文于2009年夏天顺利在《科学》杂志发表,刘颖的科研之路由此峰回路转。

“我当然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能应用到临床上,但现在还处于最初、最基本的研究阶段,距离药物研发还很遥远。”刘颖说,“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这条路,再辛苦也要坚持跑下去。”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工作中的刘颖

2

高效工作 努力平衡

每晚7点,刘颖从实验室赶回家中,她的孩子在等着她。

事业与家庭难以平衡,是很多女性都会面临的困境。刘颖曾经并不担心,认为工作稳定后再要孩子,就能轻松兼顾两者。但孩子出生之后,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依然会影响工作进度,刘颖曾一度为此纠结。

“孩子的成长不能错过。她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的陪伴。”刘颖说:“所以我只能在工作时间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高效工作,她有自己的秘诀。她注意抓重点,把精力集中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事。一般人都会有思维跳跃的时候,做着手头的事情,又想到去完成另一项任务,在切换思维的过程中耽误了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刘颖严格规划。她甚至用计时软件提醒自己:工作25分钟,再花5分钟时间处理杂事。

她想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人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为什么要让家人为我的工作买单?我希望他们有快乐的家庭生活,所以我只能努力提高效率、把事情做好。”

3

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穿着石榴红裙子的刘颖看上去有些单薄。很难想象,她最大的业余爱好竟然是跑马拉松。

刘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时,所在城市波士顿有着浓厚的跑步氛围。创办于1897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她住在查尔斯河畔,每天从窗口眺望,都能看到沿河奔跑的人。那时科研任务很重,能聊得来的朋友又不多,跑步渐渐成了她减压的方式。

在波士顿参加半程马拉松后,刘颖明白了一件事:马拉松和科研很像,都有同样的心路历程。“刚开始很兴奋,觉得有意思。几公里后很累,一面心想何必自讨苦吃,一面告诉自己要坚持。最后冲过终点,心里又升起了成就感,想着下次还要报名。”

回国之后,她依然保持着运动的习惯。现在她每周都会坚持去五六次健身房。在平时紧张的科研节奏下,运动是她放松的好方法。“我不只把运动当成爱好,它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刘颖说,每天走出健身房后,她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翻看刘颖的朋友圈,大多是一些生活乐趣的分享。她常有这样的感觉:或许很多人认为,享受生活会影响到她的科研工作。“其实没有。未来半年,我还会发几篇文章。我的确花了一些时间去享受生活,但我在工作上也并不比别人差。”刘颖说。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刘颖跑完半程马拉松后在鸟巢留影。

4

对话刘颖

记者:现在一些女性在科研路上比较迷茫,您对她们有什么建议?

刘颖:我希望她们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发展,目标定了才有动力。最近我面试了一个学生,她想做科研,却没有选择本科毕业出国读博士,她担心出国后很难适应新环境。我对她说,当初我去美国读博,在国外也要面对各种困难,但这些东西从未跳到我的脑子里。之所以有顾虑、怕困难,可能还是因为不是那么想达成这个愿望吧。

社会上的一些观念会影响女性,她们因此举棋不定,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科研对你的人生很重要,就不要过于顾虑别人的看法,保持自信,坚定地走下去。

记者:您作为青年女科学家,平时是怎样一种形象?女性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又是如何?

刘颖: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不是媒体之前大力宣传的那种科学家的刻板形象,比如成天穿着白大褂,戴着厚厚的眼镜。做科研其实也就是一份工作,它与金融,教育工作一样,就是一个性质。我平时生活中也会戴耳环、涂指甲。许多人会觉得科研工作者不应该注重个人外表,没有个人的生活,但我们作为职场女性不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周围都有许多年轻的科学家,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都与过去不一样了。

女性在本科生、博士生阶段都非常多,但一旦到了博导阶段女性就好像突然消失了。我们现在这个科研楼里有二十多位博导,但是女性却只有三四位,这其实是有点不正常的。许多人觉得我作为女性科学家获得现在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但并不是这样,我都会鼓励自己的女性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果自身适合科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个人简介和代表性论文】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1984年出生。2002-200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2011 年留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作为Helen Hay Whitney Research Fellow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3年底起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线粒体与衰老研究室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HHMI国际研究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

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Molecular Cell和Cell Research等权威杂志发表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目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围绕细胞稳态调控,主要集中于线粒体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细胞在营养物质匮乏时的应激性代谢调控机制。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29岁当上北大博导,80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人生打开方式

来源:人民网、环球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