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生
人一生到底为何而活?人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生有何意义?
千百年来,人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至今还有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答案,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是这些精神财富晓喻我们,人生并不仅仅是我们所正在遭受的物质世界。物质的力量诚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人之为人,绝不仅仅是由物质肌体来定义的。人最大的独特性,不在于物质取向,在于其精神追求。也从来没有哪种动物像人这样需要精神生活,即使在朝不保夕的原始人的吟唱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人的精神需求。人的高贵性,最终也要由精神来界定。
但是不幸地,我们常常因为奔走操劳而忘了自己是有独特精神生活的动物。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就接受社会观念、传统风俗、时尚潮流,常常耽溺于自己的舒适区。即使我们觉得周遭生活有很大问题,即使我们生活得郁郁寡欢,我们也很少迈出脚步去探寻一种与我们本性相称的生活。
正如哲人所说,我们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中。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困境。这种困境,与其说是外界造成的,不如说是我们自身造成的,因为比起外在的奴役,内在的奴役更加普遍,也更加致命。内在的奴役即使在外在的奴役完全消失后,也会阴魂不散,甚至变本加厉。但人也并非仅是被动的受造物,他有意识,有理性,有精神,他可能会误入歧途,可能在很长时间被蒙蔽,但人早晚会追求精神自由,做回他自己。
精神自由本身并不是目的,但借由它,我们却可以在最为广阔的时空里寻觅人生真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我们当庆幸的是,这条路并非人迹罕至,无数人杰已经为我们开疆拓土。这种开拓,在世界文学史上不胜枚举,其中最为耀眼也许要数德国近现代作家创作的众多修养小说。
修养小说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文概念,诞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又叫“教育小说”“成长小说”或“发展小说”。修养小说并非是德国文学的专属,凡严肃的文学创作,无不具有修养的性质。但德国修养小说,因其敢为人先的开拓,鲜明独特的理念和超凡的艺术魅力,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
修养小说受益于宗教修道士的日记、忏悔录,也从流浪小说、历险小说等传统小说汲取营养,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推动,特别是启蒙运动中对人文精神的高扬,修养小说逐渐自成一体。
修养小说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肩负着教育人、塑造人的重大使命。德国的启蒙思想家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小宇宙,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同时这些个体又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每个个体向善,就会促进整体人类的善。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并通过自我的发展完善促进人类的发展完善。因此对个人的教育,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启示。而承担起探索这一人生理想的艺术载体,就是修养小说。
小说这一载体,比起诗歌、戏剧、散文等文体,更有利于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立体丰满的个体和林林种种的思想观念,因此,很多德国作家就以此探究人的修养问题。这种探究的魅力,往往不在于那些“说教”,而在于作家本身通过语言文字艺术呈现的真诚的、生动的思考。
德国修养小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一个程式化的模式。以成就和艺术价值而言,它更像是西方近现代文学的一群高峰。尽管如此,德国修养小说也不是无章可循。《德语文学史实用辞典》对此作过概括:
“修养小说一般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述主人公从童年、少年、青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主人公首先接触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然后离乡漫游,通过结识不同的人、观察体验不同的事,并通过在友谊、爱情、艺术和职业中的不同经历和感受,认识自我和世界。主人公的成长,是内在天性展露与外在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影响作用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不断思考和反思。错误和迷惘是主人公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修养小说大体的模式就是这样,但具体到每部作品,就各具特色了,甚至不乏“反修养”的修养小说。
下面摘取德语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四部修养小说作简要介绍,感兴趣的朋友,至少应该深度阅读一两本。
1、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这部小说开辟了德语小说的新时代,与“法国大革命”“费希特的《知识学》”并称为“时代三大走向”。如今大革命已远去,费希特已经不常被人提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却成为世界文学经典,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小说以威廉·迈斯特的个体成长故事为线索,力图通过他的经历,展示时代文化全景图;透过他的思考,探讨个体人格塑造和修养的可能,并通过个体,间接为德意志民族发展寻找一条理想道路: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个人类趋于完善。它包含古典修养观的三个基本含义:人格塑造、教育与发展。作家的目的,不是塑造艺术家、政治家或学者,而是不断发现、创造、描述新的“人性”人最——好的和最本质的部分。
老年歌德回顾,认为这部小说“无非是想说明,人虽然有那么多愚蠢和迷茫,却受一只更高的手引导,最后幸运地达到目标”。
2、施蒂夫特的《晚夏——一个故事》
尼采非常推崇《晚夏》,认为它是仅有的几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德语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细腻描摹自然、无限追忆过去、反复重现母题以及悠长的语句,延宕了时间的流逝,舒缓了现代化带来的匆忙,消解了讲求效益的现代工作伦理。
“晚夏”是“夏天过后”的意思,表示仲夏的炎热已过但秋凉未至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阳光仍然灿烂,却变得温暖和熙。因此晚夏寓指了人生的一种成熟状态:度过了青年的燥热器,但尚未进入秋冬的肃杀和垂暮之年。
《晚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回顾的形式记叙了主人公迪伦多夫的成长故事。小说虽是鸿篇巨制,但情节和人物布局简单明了。作家的目的不在于展现广阔的时代背景,而在于细致入微地揭示爱情、自然、艺术、家庭等主题。修养最终是为了获得幸福,但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施蒂弗特通过这部小说给出了一个非常传统但又极富说服力的回答:“纯洁的家庭生活。”
作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亟需家庭,对家庭的需要,远远超过对艺术、科学、交通、贸易、经济繁荣、进步以及一切所谓值得拥有的东西的需要。艺术、科学、人类进步和国家都要依靠家庭。婚姻倘若不等于幸福的家庭生活,即便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取得最高成就,也是徒劳。只有站在家庭的土壤上,只有完完全全立足于家庭的土壤,你才算是人,才算活过一次。
3、凯勒的《绿衣亨利》
《绿衣亨利》是德语文学史上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一方面比歌德的《迈斯特》更富有诗意,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一方面又暴露了修养在19世纪面临的现实问题。
父亲早逝后,亨利因继承父亲的绿衣而被称为“绿衣亨利”。亨利的母亲把丈夫的绿色制服改制给儿子,在他身上传递了父辈的理念。但改制“绿衣”同时出于家境拮据,也是现实物质匮乏所致。“绿衣”因此从一开始就饱含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的张力。
主人公经历了从家庭到游学,再到返乡的过程。通过对错误的省察,主人公逐渐认识到主观幻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反差。最后以断念达到与外部世界的妥协。
下面分享作品中的一段话,大家可以从中感受一下作者的诗意现实主义追求:
“……如果有朝一日您离开家乡和所有的亲人,在异乡漂泊,见过很多世面,阅历过很多事,感到忧愁烦闷,也许甚至陷于穷困潦倒的境地。那时,您夜里一定会梦见走进故乡,看见它呈现着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形象,风姿妩媚、秀丽、可爱的姑娘向您迎面走来,您忽然发现自己遍体鳞伤,赤身裸体,满面风尘,在路上踽踽独行,顿时感到不可名状的羞耻和惶恐,极力设法遮盖自己的身体,寻找隐蔽的地方,从梦中惊醒时,浑身是汗。只要世界上有人类存在,这种情景就永远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之人梦中的情景,所以荷马诗中奥德修所经历的那种情景是取材于人类最深的永恒的本性写出来的呀!”
4、拉伯的《饥饿牧师》
《饥饿牧师》是拉伯最著名的小说,生前就再版了34次,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都作为学校必读书目,深受年轻人喜爱。
“饥饿牧师”描写了一个年轻人如何在贫穷和饥饿中,追求精神和理想的故事。“饥饿”与“牧师”的结合,令人联想到“人活着,不单靠面包”的教导。
作品以“我要在这部美好的书中讲述饥饿”开篇,表明它将展示“饥饿”对人的“摧毁”和“保全”作用;讲“真正的饥饿之神圣力量”。小说随后根据时间顺序讲述主人公汉斯翁威尔士的出生、身世、童年和求学,到大学毕业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讲述汉斯大学毕业后担任家庭教师的经历;第三部分讲述汉斯到波罗海沿岸偏僻的渔村担任饥饿牧师的归宿。
小说紧扣“饥饿”的双重含义,时刻处于精神和物质的张力之中。饥饿和贫穷客观上造成主人公被动的性格,主体意识淡化,缺乏艺术所必需的自由。汉斯不断读书,但它们只是修养的符号,主人公并未与作品产生对话,未在文学中寻找认同,也未对艺术作品进行反思。贫穷和饥饿阻碍了主人公扩大视野,限制了他的全面修养。即便后来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并没有引起经济地位的变化。当汉斯终于有时间上的自由进行文学创作,准备写一部“饥饿之书”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自由”。贫穷使他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这种张力与冲突,在作家笔下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尽管如此,作家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教益。
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普世性。它是对芸芸众生生活的一个艺术缩影,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凯勒《绿衣亨利》都有中译本,感兴趣的伙伴一定要读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