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推广文学传播文化的在线平台,帮助大伙重视阅读和文学创作,传递文学力量,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 《 普读 • PooDu 》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100 Quotes From The Buddha, Both Elegant And Popular, Wisdom From Ancient To Modern, Wisdom From Heaven And Earth

2023-06-02 23:05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1.释迦牟尼出生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的太子。其父是国王净饭王,其母摩耶夫人,来自邻近的拘利国,是天臂城主善觉王的胞妹。摩耶夫人在嫁给净饭王后,多年并未生育。有一天夜里,她梦到有一头六牙白象王飞入自己的体内,至此才有身孕。印度有女人回娘家生孩子的传统,因此,快要到分娩时,摩耶夫人在宫人的陪伴下,启程赶往天臂城。途径蓝毗尼园时,摩耶夫人下车休息,在她伸手去摘一支无忧树枝时,从其右肋生下了悉达多太子。可是,在悉达多出生后七天,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净饭王又娶了摩耶夫人的妹妹波阁波提,是她把悉达多抚养成人。

2.释迦牟尼成长

悉达多太子天资聪慧,长到12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问,16岁时,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妻。他的生活可谓幸福美满,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起因是他有一次驾车出城游玩。他在驾车经过东、南、西三座城门时,分别见到了人类老、病、死的三种状态,于是认识到所有人都有不可逃避的痛苦。后来当他在经过北门,看到一位游行的苦行僧时,决定奉行这一古老的修行方法,以摆脱命运的枷锁。就在他29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他丢下妻子和家庭,独自出宫修苦行去了。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3.释迦牟尼出家

悉达多出宫之后,先是过着挨家挨户乞食的生活。然后他就去寻访一位叫做卡拉玛的圣者,这是一位住在拉加格里哈山的隐士。在悉达多找到圣者卡拉玛后,跟随其学习透过呼吸和瑜伽得到四禅八定的方法。他很快就学会了这些方法,但还是没能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没能找到诸般痛苦产生的原因以及消灭痛苦的方法。于是,悉达多离开了卡拉玛。后来,他又师从另一位隐者拉马普特拉学习“非想非非想定”,可这也没能解除他心中的疑团。这时,悉达多决定自己寻找答案。

4.释迦牟尼成佛

一天,悉达多正在雪山打坐,有五位苦行者很尊敬他的成就而愿意跟随他。从此,他们一起流浪,住在森林里靠乞食为生。经过六年这样的苦修,悉达多的身体变得骨瘦如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他还是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这时悉达多悟到,自己的苦行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他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身上沉积六年的尘垢,随后接受了河边牧羊女供养的糜乳,恢复了体力。跟随他的五个人以为他放弃了,便都离他而去。无奈中的悉达多独自一人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毕波罗树下,盘腿而坐,总结过去的经验,并重新调整思维方法。经过数天苦思,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号称释迦牟尼,那年他只有35岁。

5.释迦牟尼建立佛教

释迦牟尼成佛后,立刻去找离他而去的那五个人。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释迦牟尼找到了他们,并立刻向他们传授自己悟到的佛法。这五人听到教说后,心悦诚服,便都皈依了释迦牟尼,成为佛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五比丘”。这五人便是世间最早的比丘。比丘的意思就是出家的男人。从那时起,佛教已经具备了组成宗教团体的三个要素:领袖、理论、参加人员。释迦牟尼是领袖,佛法是理论,五比丘是参加人员,佛教管这三个因素叫做“佛、法、僧”三宝。因此,释迦牟尼鹿野苑初转法轮(传佛法)这件事就被定义为佛教成立的标志。

6.释迦牟尼涅槃

在度化了五比丘之后,释迦牟尼便率领他们继续到处讲说佛法,增加比丘人数,扩大僧团规模。45年以后,释迦牟尼率领徒众前往拘尸那城游化时,入涅槃于拘尸那城帕瓦村旁的小树林里,终年80岁。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佛陀语录100句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4、为何不必?

15、一切皆为虚幻

16、不可说,不可说

1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2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刹那便是永恒。

2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9、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1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1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4、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21、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2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4、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3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2、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3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3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36、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7、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8、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4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8、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1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4、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15、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佛陀语录100句,雅俗共赏,智贯古今,慧集天地

1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7、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8、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9、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2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3、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2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2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2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30、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